美文网首页蚂蚁私塾拆书训练营优秀作业集锦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浅显易懂的拆解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浅显易懂的拆解

作者: 小酒窝兰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23:59 被阅读14次

    【书籍】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之道

    【原书信息】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

    ——沟通之道

    作者: 晏红

    出版发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2017年9月第一版第12次印刷

    ISBN:978-7-5019-8508-1

    【拆书结构框架】

    Day 1

    开篇介绍

    今日导言

    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有哪些误区

    沟通的目的

    Day 2

    心里效应

    产生的原因

    应对的方法

    Day 3

    阻碍沟通

    了解家长的特点

    沟通策略

    Day 4

    孩子的年龄段特点

    个体差异

    特殊教育

    Day 5

    存在的教育误区

    调整教育策略

    沟通的形式

    Day 1:

    开篇介绍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这本书,为新老教师提供与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与方法,本书作者晏红是根据家长工作的基本规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提供了日常工作中遇到一些案例,期望对幼儿教师的家园共育有切实的帮助和启发。

    我是LQ兰,是蚂蚁私塾第一期学员,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跟着蔡叔学习,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有进步的。接下来就是拆解本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对书中的理解,给予大家一个通俗易懂的讲解,如有原书需求,请自行购买。

    沟通的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沟通交流,交流是幼师与家长沟通的基础,沟通是家园合作重要的桥梁,是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源。

    为什么说沟通是幼儿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呢?

    首先沟通是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有序地开展工作。

    其次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最后家园教育合一,相互配合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且孩子在园和老师、小朋友学习、生活了一天,很想知道之间的孩子在园表现如何?比如吃饭、午睡怎么样?今天有没有得到小红花呀?与小伙伴玩了什么游戏呀?学习了什么故事等等。

    放学离园时面对面的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也是老师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反馈给家长。

    沟通交流是每个人都会的一项技能,可在沟通中也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1、认知沟通缺陷

    有些教师不善于表达,在沟通能力上会表现得过于自卑,缺乏自信心,以为带好班级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家长的沟通可有可无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师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与家长沟通,日常的交流是让家长理解、信任老师,需要把你对孩子的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老师也是怎么对待、爱你的孩子,老师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大家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需要家园相互配合。

    2、沟通不当

    不止是孩子喜欢听好话、表扬的话,家长也是喜欢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孩子的话语,对于孩子的不好行为,批评、告状的事情是不想听到的,所谓忠言逆耳嘛。

    一见到孩子的家长就直截了当的去说孩子今天犯了什么错,说孩子怎么不听话?家长听到的话虽然嘴上应承着,可心里已经很反感了。第一次说可能会觉得老师是在关心我的孩子,可几次都这么直白就会认为是不是在针对我的孩子,老盯着他的缺点呢?这在沟通时注意的小细节啦。

    3、注意界限

    有遇到很能聊、热心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孩子中,会不自觉地聊到生活各个方面,老师又不好意思不回答,只是礼貌回几句。

    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与家长交流时间只谈孩子的话题,老师清楚与家长之间的身份距离,分清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为自己避开一些麻烦。

    沟通的目的

    沟通就是让家园合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举个例子:孩子最近都在努力为排练“期末”汇报演出舞蹈,老师发现她早上来园很晚,中午吃饭很少,午睡也难入睡,晚上很很晚才睡觉吗?以至于早上起不来?

    让家长配合给予孩子早上早起的习惯,通过反应孩子的表现,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存在的问题,为了孩子的作息规律,按时参加排练活动,家长是很乐意接受去改进的。

    Day 2

    什么是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在沟通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

    好的心理效应,具有积极影响的作用。不管是大人或者是小孩,自己的付出得到理解肯定后也更加积极努力的。平时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希望达到你预期的表现,多用表扬、鼓励的话语肯定孩子的努力,给予适宜的帮助。

    作者也在书中提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反应了人际交往中一个基本规律:肯定、信任与期待。能够以支持和鼓励,增强人的自信,获得融洽人际关系的积极力量。用期望鼓舞家长,在与他们沟通孩子的时候,用积极暗示的语言会达到你所想要的结果。

    孩子这段时间来园晚,没有进行晨间早操锻炼,每天提醒孩子早睡早起,表扬、鼓励那些来园早的小朋友,给予小奖励,也根据孩子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一段时间的提醒,孩子的这个现象得到改善咯。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产生的原因

    1、初次接触

    人与人之间交往会对人有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会先影响着人的主观判断,之后的接触会对其印象进行加工。

    如新生家长第一次接触老师的时候,老师以微笑、热情地接触家长,热情地沟通幼儿园的情况,以及孩子刚来需要配合的事情,那么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负责任,有亲和力的。

    反之,如果教师在接待家长的时候就是不够热情、没有亲和力。

    2、信息沟通的时间段

    一般教师与家长沟通是在接送孩子来园离园的时间比较多,主要沟通的是孩子在园的一天表现。如果是孩子在园与孩子玩耍的时候磕碰到头,擦破点皮,老师及时给予伤口处理后,立即向家长反馈这个信息,家长一般都理解这样的情况的。

    但是也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平时老师也及时向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但一旦孩子出现在园磕磕碰碰到的,孩子受伤了,家长就会对老师就有不信任了,对老师之前做过的事情一票否决,会有过激的语言,觉得老师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这与家长自己看待事情有关。

    3、沟通的频率

    适当的沟通是有利于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可沟通过于频繁就适得其反啦。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孩子在园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可玩的时候会不时的伸出小拳头去碰小朋友,可会控制不住力度,会打疼小朋友。

    刚开始跟家长沟通这件事,家长会感谢老师关注自己孩子,在家也会和孩子说一说这件事的。如果同一件事向家长连续重复多次,家长慢慢就回避老师这个问题,孩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

    应对方法

    1、老师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项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来做,

    2、平时注重做好家园的沟通,在沟通中遇到的小插曲以平常心对待。

    3、孩子多用鼓励的话表扬努力的过程,对家长同样适用,不随意评价家长的教育方式,尊重家长,用期望鼓舞暗示的力量。

    4、老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5、注意沟通的时间段,孩子的信息需要及时反馈给家长。

    Day 3

    阻碍沟通

    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有些家长难以沟通,在书中作者也提到与家长沟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长自身的优越感,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性格缺陷。

    据调查,如果班级每学年遇到一个难以沟通的家长就会大大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有的甚至成为教师是否在新学年继续带领该班级幼儿的决定性因素。沟通问题棘手、沟通情绪紧张、效率底下需要花费园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需要了解家长难以沟通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对症解决问题。

    与人交往中理解他人性格特点、教育背景、职业特征,能更快拉近彼此的距离,而教师了解家长的特点、需求,更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的沟通,怎样更好地了解家长并进行沟通,那么我们看看有哪些群体的家长?

    了解家长的特点

    a、年轻的爸妈

    “三高”爸妈这一类的家长呢,三高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要求”,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在选幼儿园时比较重视孩子在园环境、学习、玩乐方面,会为孩子选择优质的园所。选择获取知识很便捷的网络时代,家长对育儿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

    b、祖辈家长

    由于现在当父母的家长工作忙,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就请家中的老人帮忙看管孩子,为父母带来很多益处。可祖辈家长的教育方式跟观念落后与年轻父母有冲突互相矛盾。

    c、“代理人”家长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代理人”家长,主要是由保姆看管孩子,父母平时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都是由保姆帮忙管教孩子。

    可是有些保护他自身的认知水平,教育文化程度低,他根本没有太多的教育方法,该怎么管教孩子,只是在生活上面照顾很好,可是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方面的教育就会有所欠缺。

    d、年轻的家长

    现在孩子的父母都是8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追求个性化教育。有的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的作用,与孩子做朋友,做伙伴型父母。

    沟通策略

    1、提高自己的专业、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自信地与育儿经验丰富的家长聊天。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别的渠道,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在沟通中与家长有话可聊。

    2、我们在生活中随机教育孩子,寓教育于生活中,比如孩子上下楼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要注意靠右走,当孩子出现走楼梯和跳着走,可以及时制止并告诉他如何这样做的危险,安全上下楼梯的小知识。

    3、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作,因为现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在做什么,小孩子都很喜欢去模仿。就像有的家长,自己在家玩手机、看电视,让小孩子去完成作业,去学习,孩子的会愿意去做吗?

    肯定是不愿意的,家长们虽然很忙,可也需要每天陪伴孩子,哪怕5分钟、10分钟,提议做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放下手机,全身心地与孩子交流、玩耍,你的真诚实意孩子可以感受得到的。

    Day 4

    我们已经了解了家长的特点,那么今天就来聊聊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有哪些特点呢?

    孩子的年龄段特点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模仿,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仍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自理能力增强。注意力集中不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开始产生美术表现欲望,具有好奇心,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这年龄段的孩子,刚上幼儿园,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与妈妈第一次分开,会有分离焦虑。要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相信孩子适应环境。

    可以以下采取的方法:

    1、入园前帮助幼儿和家长做入园准备,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熟悉老师,产生对幼儿园有喜爱之情。

    2、身临其境,去准备要上的幼儿园上一节体验课。老师组织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老师与每位新入园的孩子交流,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如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水杯,和小朋友们一起喝水;坐在爸爸妈妈身边一起听故事;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等。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有这么多好玩的,家长也可以向老师询问有关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

    3、作为家长,首先心态很重要。送孩子到园直接就离开,放心的交给老师,家长要意识到孩子送入园时对他有利于成长的,适应新环境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4、家长具备理智的爱,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为了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狠狠心”,坚持送孩子入园,不要犹豫,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另外,家长要多和孩子谈些幼儿园的趣事,还应多和老师联系,把孩子在园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告诉孩子,如说“×老师说你吃饭有进步了!”“×老师说你午睡睡得很好!”……以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良性感受。

    中班年龄段孩子是三年学前教育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特点是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如集体活动注意力可以20分钟。

    如个别孩子比较好动、坐不住,家长可在家里安排一些孩子感兴趣的20~30分钟安静活动(看书、绘画、迷宫、连线和乐高拼搭等智力游戏玩具),培养孩子耐心的习惯。学会控制情绪规则意识开始萌芽,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理解逐渐增强。

    大班年龄段的孩子,自我评价逐渐发展。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合作意识逐渐增强,规则逐渐形成,爱学好问,有强烈的探知欲望。

    与这类型的家长沟通,需要让他们明白幼小衔接的重要,指导家长利用暑假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培养孩子整理能力、独立学习习惯。

    个体差异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高个性化教育水平,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是现代教育倡导的先进理念。

    现在家长都比较忙,孩子一直都没办法带在身边,或者是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教育孩子。书中作者也提到了城市和农村有大量的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有老人或保姆帮忙带,他们缺乏科学的教养和教育方法,对孩子放松要求,娇惯溺爱,包办代替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有个小伊的女孩子,爸妈经常不在家,都是保姆照顾,她自己上幼儿园,每到周五得非常高兴,每次都说,我好开心啊,终于周末了,我就可以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了,那种渴望亲情的欲望很强烈。多希望父母能陪陪自己呀。这样家长多忙也应该多长时间,陪伴孩子。

    如有的孩子喜欢吃糖,没有节制,晚上睡觉前又不刷牙,孩子很容易长龋齿,而吃零食或吃高热量。导致孩子挑食或者偏胖,这也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的。

    如爱吃糖的宝宝,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良好的刷牙习惯,可以每天提供不同口味的牙膏,让孩子自觉去刷牙,也可以通过故事、绘本让孩子明白多吃糖不利于牙齿的健康。

    特殊教育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应该给予特殊的教育,但是特殊儿童的教育,单靠教师是不行的,家园合作才是关键。

    如书中也提到龋齿的孩子,需要家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正确指导孩子刷牙和刷牙习惯,少吃控制吃糖的量。

    而老师在园给孩子上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或者请牙医到园给孩子讲很想保护牙齿的重要性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牙医可以用牙齿模型,牙齿图片资料,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

    Day 5

    存在的教育误区

    1、无原则溺爱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是个遵守规则的孩子,自理能力强,能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一回到家里,连最简单的吃饭、穿衣都需要家长的帮忙。

    原因在于幼儿园有规则,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怎么做,不可以随随便便的,小孩子需要遵守班级的规则,而在家是自由的,小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都以小孩为中心,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有什么,在家可以玩具不用收,有父母可以依赖。

    2、包办代替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小,还不会自理,而且给他们动手做很慢,还不如家长自己版面来得快,还有的认为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如孩子三四岁了,还不舍得让孩子动手吃饭,每餐还要喂着吃。

    这一类的大部分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出现包办代替的比较多,老人在帮忙照顾孩子就只要孩子吃好睡好穿好,没有意识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这个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父母与祖辈养育孩子方面比较普遍存在。

    3、过渡关注与忽视

    过于关注和无视,是两个相反的例子,如全职带孩子的,在家带孩子的话就会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会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而有的家长工作比较忙,对孩子都顾不上,忽视孩子的教育。

    4、过渡表扬与批评

    过渡表扬会让无法正确、乐观地认识自己,一味地用表扬来满足孩子,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总期望做得好是为了得到表扬,而不关注事情本身。如老师表扬喝水、认真听课、积极做游戏活动的小朋友时,没有表扬他,心里会失落,觉得老师不喜欢他,一批评他就不高兴,就说我再也不跟你们玩了。

    过渡的批评让孩子没有自信,自卑、胆怯、说谎,孩子做错事因害怕被批评而不敢承认错误。

    调整教育策略

    做个“懒”父母。孩子做事情拖拉,早上不愿意起床,喝水、刷牙、穿衣服,这些简单的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忙,如果父母心急就会帮忙或批评孩子,情况只会更糟。此时家长调整心态,遇事不直接帮忙而是学会放手,起床晚了去幼儿园会有老师、小朋友说他迟到了,说多了他之后也会改进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懒一点,孩子就勤快一点。

    如穿衣服,教会孩子穿衣服的方法,孩子什么时候穿好就出门,家长需要有耐心地等待孩子慢慢来完成,不用成人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如龙应台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的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乐于帮助他人。引导孩子会同情和关心他人,不一味的由着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去超市想要买什么东西就买什么。在集体游戏活动中,学会尊重游戏规则以及尊重他人,学会谦让他人。

    表扬要具体,是针对孩子做出的努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扬、鼓励与批评是必不可少的,适度的表扬、鼓励是可以激励孩子进步的,但表扬不是夸大其词,比如“你很聪明,你真棒”,而是表扬孩子做事情付出努力的过程,这有利于孩子在以后做事是因为付出的努力得到的成果,而不是因为我聪明。

    如孩子在观察一双鞋垫图片时,先发现了两只鞋子的图案是一样的,而且是对称的,老师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孩子以后再观察图片的时候会仔细观察,别的小朋友看到这样也会学他的。

    沟通的形式

    经过之前分析沟通的一些策略,让我们对沟通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我们就讲有效沟通的多种形式。

    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所以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般采用:面对面交流、家园联系册、电访、网络沟通、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栏、书面沟通、环境沟通等。

    在一天中与家长最常用到的是面对面交流,今天孩子在园的表现,做得出色的地方是什么,需要改进的方面又是什么,如孩子吃饭有很大的进步,今天中午安静用餐,很快吃完一份饭菜,不需要提醒自觉地用餐,自己吃完饭了还去提醒小朋友不要边说话边吃饭。让家了解自己孩子好的一面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家园合力把孩子的不足加以引导。

    电访一般是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询问孩子的情况,孩子因什么事没来园或者是孩子有突发的状况需要及时打电话沟通的,如孩子在园发烧了,需马上通知家长的。

    家长开放日是以半日或一天的形式举办的活动,目的是让家长来园观察孩子生活和学习各个环节的活动,让家长更加理解老师的工作,以及孩子在园的表现,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与别的孩子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家长及时改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现在的父母都比较忙,很少接送孩子,也很少面对面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网络沟通就成为了与老师沟通的桥梁,让家长更快的获取自己孩子在园的信息。网络沟通是班级建立微信群或者是Q群,在群里发一些孩子一日生活学习活动的的图片,发一些最近的班级学习的信息,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老师也能顺利进行工作的完成。

    家长会是由幼儿园或班级老师专门面向幼儿家长发起的,以园长或班级教师讲述、介绍和传达为主,以家长提问为铺的常规沟通形式。开学初老师向家长介绍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事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把握家长的心理,不同的家长给予不同的沟通策略,看清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让家园配合起来,沟通效果更好一些,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浅显易懂的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u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