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非暴力沟通》——消除“隐蔽的暴力”,做生活的智者

读书|《非暴力沟通》——消除“隐蔽的暴力”,做生活的智者

作者: 粥粥Laraine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14:35 被阅读0次

阳春三月,家庭情感题材电视剧《都挺好》热播,频频空降微博热搜。就算没看过,你也一定被各种关于它的文章和表情包轰炸过。这部剧之所以这么火,在于它的真实,让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这也反映了,亲人之间隔阂存在的普遍性。即使亲如骨肉和手足,也往往因为不能用合适的方法相处和沟通而互相伤害,更别提其他人了。

其实,错误沟通方式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也是一种暴力,即便它并没有使用武力。这种暴力是隐形的,杀伤力却实实在在。就像容嬷嬷的银针,一根根看不见,却能带来扎心的痛苦。它甚至比“身体的暴力”更有害。除了被“隐性暴力“伤害,很多时候,不经意间,我们自己也会成为那个使用“隐形暴力”的人。

那么怎样去改善这一状况呢?《非暴力沟通》就是一本专门讨论这个议题的解决方案的书。这本书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也看清他人,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在本书提出了“非暴力沟通”这一有效的沟通方式。它不仅是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旨在引导大家,从条件反射式地的应答,转变为体察自己和他人表象之下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消除暴力,以理解、尊重、互助取而代之。围绕这个主题,《非暴力沟通》整本书分为四大块:

第一块,如何正确地表达。“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分为四个步骤:1)我的观察 2)我的感受 3)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这种感受 4)我的请求

第二块,如何正确地倾听。他人在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或安慰等。然而,正确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第三块,如何爱自己。自己和自己之间也存在交流,一种特殊的交流。这意味着,我们也可能对自己施以暴力,它非常普遍,且不易察觉。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我们没有留意自己的需要,而是急于责备自己。同样地,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上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块,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充分表达愤怒、避免惩罚、专注于需要、表达感激也同样重要。

马歇尔·卢森堡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个富有爱心的学霸。他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对宗教学也有所研究,加之早年在动荡不安的底特律市的生活经历,促使他积极思考如何和平化解暴力。而后,他发现了这种能够帮助成千上万人的“非暴力沟通”模式。

马歇尔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小到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大到帮助解决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非常了不起。

1984年,马歇尔·卢森堡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2006年,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非暴力沟通》带给我共鸣最大的三点,与大家分享:

01 区分观察和评论

世界万物是动态的,而语言是静态的。特定的结论只基于特定的时间、环境和状态之下的观察而存在,且常常受到当事人本身的主观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表述自己的观察,却不应把这种观察加工成绝对化的结论。例如,有个人一整天不出门在家睡觉,这是观察;他很懒,这是评论。

对大多数人来说,观察而不评判、指责或分析,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是习惯性对他人做出评价。日常生活中太普遍了。

许多家长和孩子交流过程就很典型。家长由于阅历较为丰富以及作为长辈,自然而然认为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去评价孩子。比如:“你到现在还没做作业,肯定写不完了。”这句话中,家长错把自己对事情的推测当成事实,而正确的说法是:“假期还剩一天了,我看到你还没有开始写作业,我担心你不能按时完成。”你猜猜,说这两句话后孩子的反应分别是什么?

当别人听到评论,便倾向于听到批评,进而反驳我们。沟通的第一步基础就被破坏了,自然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因此,区分观察和评论,用表述观察来代替评论,用动态的语言代替绝对化的结论,是非暴力沟通的重要基础。

02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生气是一种情绪,人之所以生气,是由于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此时,他最需要的,并不是所谓的建议、评价、甚至是批评,而是倾听和理解。而我们脱口而出的“可是”、“但是”一下子就堵住了他们表达和抒发的窗口,结果适得其反。

对此我深有体会,生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一次妈妈没关好冰箱门,导致整个冷冻柜结了厚厚的冰,冰箱也发烫了。我发现后赶紧除冰,又着急又生气。此时,妈妈一直在为自己辩护,说虽然是她的错,但是自己也是无意为之,并说我斤斤计较。我一听更生气了,就吵了起来,而后两个人赌了半天的气。如果我们俩懂得这个道理,应该不至于面红耳赤。

影视剧中警察安抚绑架犯的经典桥段也是很好的例证。为了解救人质,警察们一边和绑架犯谈判,一边让狙击手准备就位,剑拔弩张。此时,需要一位极为有经验的谈判官,带着同理心,用倾听代替责问,了解嫌犯的动机和诉求。待到嫌犯充分地倾诉了自己,无论结果如何,局势总会缓和许多,问题也容易得到解决。

我们发现,许多人犯罪都是有原因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选择极端的方式,多是现实所迫,无法释放,走投无路。他们有的时候是最需要倾听的人。

03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这个词就是“应该”

我们总想要一种药,那就是后悔药。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因而责备自己。然而,这种责备是没有意义的,只会给自己带来负担。就算重新来过,当时的自己可能还是会那样做。我们要学着包容和原谅自己,原谅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原谅过去那么做的自己。放下了,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高圆圆《我,39》

前不久看了高圆圆《我,39》的自述式视频,特别欣赏她坦然的态度。

“以前对于自己的期待值特别高,觉得自己一定会做到怎么样。现在不期待自己一定要做到什么,不会给自己一个特别绝对的标准。”

“我很想要做一个好的演员,自己常常也会对自己不满意。比较早觉得我没有机会是因为没有碰到那些那么充满生命力和矛盾感的角色,所以我的表演不够出彩。但真的给了我那样的角色的时候,我其实驾驭能力是有限的。我已经入行14年,但我还是做得不好,对自己特别失望。当你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其实真的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发现真实的自己,原谅并接受自己的平庸,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西楚霸王项羽,在这里是个反例。英雄气短,不懂得放下,没能原谅自己。他想要成就一番霸业,不想让江东父老失望。若是留得青山在,这些都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他用死来惩罚自己,这些目标便永远也达不成了,让人唏嘘不已。

自我宽恕,并积极地生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专注于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与大家共勉之。

《非暴力沟通》全书着眼于传达给我们一种正确的沟通观念,帮助我们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即“非暴力沟通”。它首先是对自身、对他人的需求洞察,在此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善待自己。

学会“非暴力”地和他人相处其实源于对自身宁静内心的追寻,本质上是一种专注于“需要”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沟通的底层逻辑是思维,因此我们同时需要的是“非暴力思维”。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多练习“非暴力沟通”,培养自己的“非暴力思维”。相信掌握了这种技巧,会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从自己做起,再向其他人辐射。希望从此没有“暴力隐形”,被生活、被自己、被他人温柔以待。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读书|《非暴力沟通》——消除“隐蔽的暴力”,做生活的智者

    阳春三月,家庭情感题材电视剧《都挺好》热播,频频空降微博热搜。就算没看过,你也一定被各种关于它的文章和表情包轰炸过...

  • 让我们好好说话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 卢森堡) 以前看到...

  •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寻找对方的需求

    1、非暴力沟通的步骤是什么? 马歇尔·卢森堡出版的《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消除分...

  • 非暴力沟通Day1

    №.1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一) 语言暴力比较隐蔽,但它往往比身体暴力更令人痛苦。 非暴力沟通,关注的是这样四个要素...

  • 小2班的故事之“钰丫头”

    刚刚读完《非暴力沟通》,我喜欢这句:当我们退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非暴力沟通按书中的意思可以浓...

  • 《非暴力沟通》读书清单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001隐蔽的暴力 造成精神伤害的隐蔽的暴力比造成身体伤害的暴力更为有害,这就是...

  • 初读《非暴力沟通》

    1暴力: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造成精神伤害) 非暴力: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2非暴力沟通过程: a什么是我的...

  • 消除语言暴力一:说出“观察”,而不说“评论”

    《非暴力沟通》学习记。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旨在消除语言中的暴力伤害,让沟通关系中的双方可以情意相通的沟通方式。 非...

  • 好书《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 去除隐蔽的精神暴力,让爱自然流动[爱心]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讲事实。 第二个要...

  • 非暴力沟通(一)

    【读书】《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非暴力沟通》——消除“隐蔽的暴力”,做生活的智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wc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