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周末的晚上7点跟奶奶通电话,这个习惯已经保持有好几年了。最近每次跟奶奶通完话后,都会失眠。奶奶总是有意无意在电话里提起爷爷,不出意外的让我伤心。
爷爷今年1月20日因肺癌离世,临走前一直念叨再也见不到我了。本来听说病危,不顾家人反对定了21日的飞机票飞回去看他,没想到20日晚上10点他就走了,家里人说是没出月子硬是不让我回去。就差那么几个小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当时一晚没合眼。第二天先生替我飞回家送了爷爷最后一程。自此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想起他,心中有太多的愧疚。

3岁多,妈妈离世后,我和弟弟两个就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好多年。这种感情比我对爸妈的感情要深许多。依稀记得,小时候那个孤傲、倔强、火爆脾气的老人,为了弟弟跟人打架受了委屈,闷着头在门前广场上掉眼泪,那种震撼;初中时,因为爷爷牙痛来神山就医,因为后妈撺掇,爸爸一分钱不留时,那种难受;为了堂弟,被年轻人打得浑身是血,那种愤怒;可是自2012年年末查出肺癌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一天天瘦骨嶙峋,渐渐萎缩下去。最后一次回去,爷爷已经浑身上下只剩下骨头。当时怀着8个月的身孕,行动不方便,探望过后先生就陪着回去了,听奶奶说我走后,爷爷哭了2-3天。说是再也见不到我了。
“你爷爷走的前一天给我说:再让我多活两天就好了,这样就可以看到芳子了。。。”奶奶如是说。
电话这一端的我早已泣不成声。世上总有再也完不成的遗憾。

���“未归倚门望,将出牵衣送”,这些年的漂泊生涯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回家,看到低低的屋檐下,年迈的奶奶倚门而望,脸上的皱纹像衣服上的旧补丁,已经看不出颜色;一头白发,随风乱舞。。。临走时,蹒跚着脚步,送了一程又一程,提着不知攒了多久的鸡蛋硬要你带着,人都走得看不见人影了,一回头还见她直直的站在原地,呆望着这方,不禁泪从中来。

老人年纪大了,望儿女关爱,每有电话要来,老早就把那个手机揣在手里拿到厨房,生怕错过,有时打晚了或是忘了,他们就会为了一个电话生生等上一个晚上,让人心疼不已。儿女子孙众多,可惜在身边的不多,70多岁了,还固执的希望可以自力更生,甚至补贴儿女。唯独时时期盼儿孙的一个哪怕一个问好电话,如此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常常不能满足。
时时想起毕淑敏老师的那段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万籁俱静的深夜,心口的疼痛仍在。世上许多事可能都有补救的机会,有些永无弥补,唯孝不能等。

所以,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我,哪怕再忙,请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个电话,也许是常回家看看,也许是陪他们吃顿家常饭,也许是为他们下一次厨,带他们出一次远门。。。。。趁还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