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佛学定义我们所谓的“具有生命的人”,实际是精神(心识)和物质的暂时聚合体(因缘和合),而精神和物质的构成也是变化无常和没有绝对主宰的,这就是构成佛学在真理意义上的“无我”(罗睺罗:化普乐)
而佛学讨论人类是不了知这一无常,特别是“无我”的自然规律的,因此执着身体、精神、世界是我、我所有的为快乐幸福。当我们因为我得到了承认或者我得到了某些事物而快乐,这样一旦无法主宰必然变化的无常身心和世界时,就会因为我被否认或我失去了某些认为是自我的事物而悲伤、烦恼等。因此佛学教导只有洞察了这一“无我”的自然规律,才能放下自我的执着而解脱。当然这需要精神上的训练实践-止禅和观禅。
至于一般生命的反复出生和成长的动力,就来自“我执”,由于我执产生欲望,健康者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而反复在世间作为,以求得快乐或回避痛苦。这样生命的轮回才得以延续,快乐和痛苦也因此同时得以继续轮回。
这就是阿毗达摩哲学传统里的缘起的心理简化模型。佛学就使用这个缘起的心理模型来解释烦恼的生起和熄灭,所谓缘起模型的核心,是以我执为核心期待,就是无明-欲爱-苦或乐以及生死轮回。我们在此将之转换成现代术语表达,就是对于自我的执着导致错误的认知-执取-生出负面情绪或者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而烦恼以及生死轮回的熄灭则是同样运用这一模型(十二因缘的正和逆),不过它是否定式的,是以结束我执的无明(通过内观禅的观察法)-结束欲望爱-结束苦和乐以及生死轮回。用现代话语说就是消除自我的执着、结束错误的认知-执取的解脱-终结负面情绪或者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
佛学的我执主要是针对身心和世界具有绝对主宰者来说的,佛学认为这一绝对主宰者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和心理学的自我概念相冲突,因为具有统合心理各方面向自我功能同样也存在于佛陀身上。这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佛学的无我并非是针对这一自我功能来说的,而是对于自我功能中过盛的主宰绝对贪执强烈的执着和倾向来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