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事儿要细水长流。就像文火炖猪脚,有文火才能把猪脚炖烂。
只要起步就会进步。
教育写作选题有4个坑要避开:
1.大--老虎吞天——小--管中窥豹
2.旧--陈年黄历——新--与时俱进
3.空--无法借鉴——实--拿来我用
4.套--千篇一律——活--耳目一新
针对以上4个坑,给出4条解决路径,1.微小而具体。
2.考虑时效性。
3.可借鉴的经验。
4.给人陌生感。
一,微小而具体(微雕)
1.关于期末考试可以写什么?
比如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策略&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评讲策略。后者因为话题聚焦而更容易切入。
广东一位王弯弯老师就“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评讲策略”给出8个子问题:
①批改讲评需及时,②评讲准备应周全,③评讲重点要分明,④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⑤物最好授人以渔,⑥指导学生学会听讲评课,⑦课后及时反思,⑧课后加强巩固。
2.关于期末复习还能写这些:①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复习指导策略,②如何避免学生考试漏题?②试卷订正策略,④如何根据期末考试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布置作业……
3.关于听写还能写这些:①花式听写有哪些?(听写前限时抢先看/先难后易,反其道而行/变换节奏,渗透小游戏/点名听词,精准纠错/多样组合,从词到句)②如何批改效率高,③期末听写如何做效率高?④………
二,考虑时效性(易共情)
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虑:
1.顺应节日节气的节点,
2.顺应学校教育教学时序,
3.踩住新闻热点读者的痛点、痒点。
如何捕捉热点?可以有以下途径:刷微博,看新闻,看群聊,听呼声,刷微信,抓热点,观影视,思教育。
祖庆老师还温馨提示,有时效性的文章,期刊杂志类最好提前4个月投稿,报纸则提前三周投稿,方便编辑审稿。
三,可借鉴的经验
要么给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要么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1.比如祖庆老师的《“磨课”四步曲——听课、追课、晒课、裸课》,发表在《福建教育》上。
①听课:博采众长
……再后来,有机会到杭州听课。左友仁、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徐鹄、张平南、张化万.....等等老师的课,让我大呼过瘾。我总是坐在舞台一侧,以最佳观课距离和视角,观摩名师上课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听课回来,我总是要上汇报课。于是,我成了超级模仿秀。学贾志敏老师点评的滴水不漏,学于永正老师表演的入情入境,学支玉恒老师设计的大气磅礴。有学得象的,也有学不像的。慢慢地,同事们评价我的课,有灵气,有风格。
②追课:寻找自我
……
一是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答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
二是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就这样,实录﹣﹣设计﹣﹣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现在想来,研究名师实录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练习书法的"读帖。"读帖"久了,写字就有了心得。教书亦然。
③晒课:敞开自我
……此后,我主动将近年来的上所有课都"晒"在网上。也许,你会担心,这样"晒课",不怕被更多的人"骂"吗?我想,一个经常上公开课的教师,总是免不了要面对大众的评价。哲学家唐君毅先生说过"一人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一百听众,即可有一百个毁誉之网,将套在此讲演者之头上......一人名满天下,他即存在于天下一切人之是非毁誉之中。而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他即永远存在于后代无限的人之是非毁誉之中"。一个理性的教师,应该客观看待"毁誉"。赞誉,容易让人沾沾自喜,诋毁,则藏着"精进"的契机。
④裸课:超越自我
……每次首上某节课,我总是莫名的兴奋(当然也带着一丝丝紧张和期待),仿佛前往某地探险。上完课,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当然,也常常会有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为,课没有经过事先的演练和试讲,不知道哪个环节会出什么状况。可是,可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公开课当做"研讨课",而不是"示范课",那么,我们就不必太多计较某一个环节"不够完美"。就像季羡林说的,"不完美就是人生",真实的家常课,也是"不完美"的。"不完美",会带给上课者和听课者共同的思考﹣﹣如何抵达"完美";"不完美",才会让你在备课之前,用更多的时间去琢磨:"不完美",才会激励你花更多的时间,"用一辈子去备课"。
2.李欣老师刊发在《班主任之友》的一篇文章《当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可以试着这样沟通》。
3.《每个孩子都是班长》
4.《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颜莹主编说:教育写作能让教师保持对教育生活的敏感性、洞察力,帮助教师跨越从经验到理论的台阶,将个人的缄默的知识转化为可与他人交流的显性的公共知识,使个体经验转化为可以被认识、被理解、被实践、被推广的专业成果,实现教师个体研究成果向教学生产力的转化。
四,给人“陌生感”
真正成熟的班主任“话术”很多,一个手势、一个口令……可能就把孩子们搞定了。
话越多越无能。
要给人“陌生感”、“新鲜感”。
比如:刘雪丹老师的《肖子浩学习法——特级教师张祖庆课堂评价用语赏析》为何祖庆老师在课堂上频频提及"肖子浩学习法"呢?
……从学生层面看,创新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从课堂视角看,积极的评价语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从教学路径看,独特的评价语言服务于教学的核心目标……
祖庆老师入木三分的指出:全国教学观摩最大的问题是把天花板当地板。
裸课不是不备课
裸课更接近于常态课
不完美是一种动力
入职之初的老师,可以适度磨课。
最终从磨课走向磨人。
比如祖庆老师的《评课:当从“一言堂”走向“群言堂”》中有如下内容:……如果评课人,能以"对话者”而不是"审判者”的姿态出现,那么,便会心平气和地与执教者展开讨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评判。
我想,只有把评课话语权从评课者独享,变为评课者与上课者共享,才能出现真正的智慧碰撞。否则,评课,就可能沦为"权力者游戏"。佐藤学教授听课评课,很重要的一点,是以"学习共同体"而不是"裁判员"的姿态出现的。因为是共同体,就会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通过与执教者的对话,还原磨课过程,还原探索历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入讨论,试着重构课堂,与一线教师一起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案。这样的评课,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比如祖庆老师在《福建教育》发表的一篇《孔雀开屏、鸬鹚捕鱼、牧童放羊——关于公开课的三个“隐喻”》中有如下内容:
于是,为了让课堂更富观赏性,大部分公开课执教者,都会使尽浑身解数。多媒体手段悉数登场:会动的、会响的、好看的,都上了舞台。动画美轮美奂、音乐荡气回肠、画面色彩斑斓。教学语言极尽华丽之能事:用词考究、句式齐、排比滔滔、气势如虹。这样的课,华美无比。这样的课,让一线教师大呼过瘾,大饱眼福,大受赞誉。
然而,这样的课,总给人一种孔雀开屏的感觉。我们所看到的,尽是外表的光鲜美丽。而学习的主体,在这节课上,经历了怎样的由不懂到懂的过程,他们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技能,获得了哪些学习的策略......这些问题,听课者大抵没有时间去细细追问,只被孔雀华美的外衣所迷惑,而忘记了孔雀也有屁股。
这种"孔雀开屏"式的课,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其竭力开屏蘸出来的软肋一一学生观的缺失……公开课上,很多时候,学生其实就是那些无奈的鸿鹉。
教师提问,犹如渔人下篙。渔人一下篙,学生便纷纷到"水"中去找"鱼"。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而深究起来,我们便会悲哀地发现:教师所要问的问题,未必是孩子们真正需要解决的,而且,孩子们在三五秒中便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好问题、真问题。孩子们在课堂上,无非是一次又一次地跳入渔人指定的"水域",跳下去,跳上来,
"嘴"到擒来,周而复始。至于这跳上、跳下,只是一种熟能生巧,和真正的技能无关。这样的课,教师不太作为,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活动。学生潜心读文,小组合作,互相答题,偶尔伴随真正的思维交锋。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或点拔,或引发争议;在孩子们感到"知识饥饿"的时候,提供文本,拓展资源。教师看起来"笨笨的",而他的锋芒,藏在学生后面。教师成了报春使者,"俏也不争春"。
公开课远离"孔雀开屏""鸬鹚捕鱼",倡导"牧童放羊",并不是放任教师的职责,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敏锐的把控能力以及真诚探讨问题的姿态,突出"服务意识"。也就是说,要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要努力从"教师在前",走向"教师在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