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祖庆‖教育写作如何选取切入点——谷里写作营第六季(摘记)

张祖庆‖教育写作如何选取切入点——谷里写作营第六季(摘记)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16:13 被阅读0次

写作这件事儿要细水长流。就像文火炖猪脚,有文火才能把猪脚炖烂。

只要起步就会进步。

教育写作选题有4个坑要避开:

1.大--老虎吞天——小--管中窥豹

2.旧--陈年黄历——新--与时俱进

3.空--无法借鉴——实--拿来我用

4.套--千篇一律——活--耳目一新

针对以上4个坑,给出4条解决路径,1.微小而具体。

2.考虑时效性。

3.可借鉴的经验。

4.给人陌生感。

一,微小而具体(微雕)

1.关于期末考试可以写什么?

比如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策略&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评讲策略。后者因为话题聚焦而更容易切入。

广东一位王弯弯老师就“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评讲策略”给出8个子问题:

①批改讲评需及时,②评讲准备应周全,③评讲重点要分明,④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⑤物最好授人以渔,⑥指导学生学会听讲评课,⑦课后及时反思,⑧课后加强巩固。

2.关于期末复习还能写这些:①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复习指导策略,②如何避免学生考试漏题?②试卷订正策略,④如何根据期末考试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布置作业……

3.关于听写还能写这些:①花式听写有哪些?(听写前限时抢先看/先难后易,反其道而行/变换节奏,渗透小游戏/点名听词,精准纠错/多样组合,从词到句)②如何批改效率高,③期末听写如何做效率高?④………

二,考虑时效性(易共情)

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虑:

1.顺应节日节气的节点,

2.顺应学校教育教学时序,

3.踩住新闻热点读者的痛点、痒点。

如何捕捉热点?可以有以下途径:刷微博,看新闻,看群聊,听呼声,刷微信,抓热点,观影视,思教育。

祖庆老师还温馨提示,有时效性的文章,期刊杂志类最好提前4个月投稿,报纸则提前三周投稿,方便编辑审稿。

三,可借鉴的经验

要么给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要么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1.比如祖庆老师的《“磨课”四步曲——听课、追课、晒课、裸课》,发表在《福建教育》上。

①听课:博采众长

……再后来,有机会到杭州听课。左友仁、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徐鹄、张平南、张化万.....等等老师的课,让我大呼过瘾。我总是坐在舞台一侧,以最佳观课距离和视角,观摩名师上课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听课回来,我总是要上汇报课。于是,我成了超级模仿秀。学贾志敏老师点评的滴水不漏,学于永正老师表演的入情入境,学支玉恒老师设计的大气磅礴。有学得象的,也有学不像的。慢慢地,同事们评价我的课,有灵气,有风格。

②追课:寻找自我

……

一是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答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

二是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就这样,实录﹣﹣设计﹣﹣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现在想来,研究名师实录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练习书法的"读帖。"读帖"久了,写字就有了心得。教书亦然。

③晒课:敞开自我

……此后,我主动将近年来的上所有课都"晒"在网上。也许,你会担心,这样"晒课",不怕被更多的人"骂"吗?我想,一个经常上公开课的教师,总是免不了要面对大众的评价。哲学家唐君毅先生说过"一人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一百听众,即可有一百个毁誉之网,将套在此讲演者之头上......一人名满天下,他即存在于天下一切人之是非毁誉之中。而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他即永远存在于后代无限的人之是非毁誉之中"。一个理性的教师,应该客观看待"毁誉"。赞誉,容易让人沾沾自喜,诋毁,则藏着"精进"的契机。

④裸课:超越自我

……每次首上某节课,我总是莫名的兴奋(当然也带着一丝丝紧张和期待),仿佛前往某地探险。上完课,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当然,也常常会有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为,课没有经过事先的演练和试讲,不知道哪个环节会出什么状况。可是,可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公开课当做"研讨课",而不是"示范课",那么,我们就不必太多计较某一个环节"不够完美"。就像季羡林说的,"不完美就是人生",真实的家常课,也是"不完美"的。"不完美",会带给上课者和听课者共同的思考﹣﹣如何抵达"完美";"不完美",才会让你在备课之前,用更多的时间去琢磨:"不完美",才会激励你花更多的时间,"用一辈子去备课"。

2.李欣老师刊发在《班主任之友》的一篇文章《当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可以试着这样沟通》。

3.《每个孩子都是班长》

4.《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颜莹主编说:教育写作能让教师保持对教育生活的敏感性、洞察力,帮助教师跨越从经验到理论的台阶,将个人的缄默的知识转化为可与他人交流的显性的公共知识,使个体经验转化为可以被认识、被理解、被实践、被推广的专业成果,实现教师个体研究成果向教学生产力的转化。

四,给人“陌生感”

真正成熟的班主任“话术”很多,一个手势、一个口令……可能就把孩子们搞定了。

话越多越无能。

要给人“陌生感”、“新鲜感”。

比如:刘雪丹老师的《肖子浩学习法——特级教师张祖庆课堂评价用语赏析》为何祖庆老师在课堂上频频提及"肖子浩学习法"呢?

……从学生层面看,创新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从课堂视角看,积极的评价语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从教学路径看,独特的评价语言服务于教学的核心目标……

祖庆老师入木三分的指出:全国教学观摩最大的问题是把天花板当地板

裸课不是不备课

裸课更接近于常态课

不完美是一种动力

入职之初的老师,可以适度磨课。

最终从磨课走向磨人

比如祖庆老师的《评课:当从“一言堂”走向“群言堂”》中有如下内容:……如果评课人,能以"对话者”而不是"审判者”的姿态出现,那么,便会心平气和地与执教者展开讨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评判。

我想,只有把评课话语权从评课者独享,变为评课者与上课者共享,才能出现真正的智慧碰撞。否则,评课,就可能沦为"权力者游戏"。佐藤学教授听课评课,很重要的一点,是以"学习共同体"而不是"裁判员"的姿态出现的。因为是共同体,就会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通过与执教者的对话,还原磨课过程,还原探索历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深入讨论,试着重构课堂,与一线教师一起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案。这样的评课,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比如祖庆老师在《福建教育》发表的一篇《孔雀开屏、鸬鹚捕鱼、牧童放羊——关于公开课的三个“隐喻”》中有如下内容:

于是,为了让课堂更富观赏性,大部分公开课执教者,都会使尽浑身解数。多媒体手段悉数登场:会动的、会响的、好看的,都上了舞台。动画美轮美奂、音乐荡气回肠、画面色彩斑斓。教学语言极尽华丽之能事:用词考究、句式齐、排比滔滔、气势如虹。这样的课,华美无比。这样的课,让一线教师大呼过瘾,大饱眼福,大受赞誉。

然而,这样的课,总给人一种孔雀开屏的感觉。我们所看到的,尽是外表的光鲜美丽。而学习的主体,在这节课上,经历了怎样的由不懂到懂的过程,他们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技能,获得了哪些学习的策略......这些问题,听课者大抵没有时间去细细追问,只被孔雀华美的外衣所迷惑,而忘记了孔雀也有屁股。

这种"孔雀开屏"式的课,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其竭力开屏蘸出来的软肋一一学生观的缺失……公开课上,很多时候,学生其实就是那些无奈的鸿鹉。

教师提问,犹如渔人下篙。渔人一下篙,学生便纷纷到"水"中去找"鱼"。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而深究起来,我们便会悲哀地发现:教师所要问的问题,未必是孩子们真正需要解决的,而且,孩子们在三五秒中便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好问题、真问题。孩子们在课堂上,无非是一次又一次地跳入渔人指定的"水域",跳下去,跳上来,

"嘴"到擒来,周而复始。至于这跳上、跳下,只是一种熟能生巧,和真正的技能无关。这样的课,教师不太作为,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活动。学生潜心读文,小组合作,互相答题,偶尔伴随真正的思维交锋。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或点拔,或引发争议;在孩子们感到"知识饥饿"的时候,提供文本,拓展资源。教师看起来"笨笨的",而他的锋芒,藏在学生后面。教师成了报春使者,"俏也不争春"。

公开课远离"孔雀开屏""鸬鹚捕鱼",倡导"牧童放羊",并不是放任教师的职责,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敏锐的把控能力以及真诚探讨问题的姿态,突出"服务意识"。也就是说,要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要努力从"教师在前",走向"教师在后"。

相关文章

  • 向阿牛老师学写作技巧

    说起阿牛老师,我是在张祖庆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祖庆说”里了解到的,他是张祖庆老师的好友,是一些资深的写作大伽,最近才...

  • 2023-02-27

    ️《给青年教师的36条成长建议》 ️ 作者张祖庆,浙江省特级教师,谷里书院创办人,全国首届“有重大影响力”卓越写作...

  • 《张祖庆讲语文》读后

    关注了祖庆说公众号,跟着张老师学习写作,学习讲写作。 加入了谷里书院公益助学群,每天阅读张老师的文章并分享。 每次...

  • 20180723成都研习营●佛祖《月亮之上》

    张祖庆《微电影与微写作》 学生:人北路小学五升六 执教:张祖庆 《月亮之上》同课异构 一、导入 观看微电影片...

  • 2022-04-05 儿童写作,为生命存档

    今天晚上听了张祖庆老师的一个写作报告,主要是交际情境下的真实写作,为学生创设任务链驱动写作,特别有感触,期间有几张...

  • 寻找一盏灯

    8.22日,教育行走邀请了张祖庆老师做讲座,我们再次听祖庆说,这次是线上面对面地说。 祖庆老师说“走了这么久,我究...

  • 2021-08-23 - 草稿

    今天,教育行走的第三天上午第一场,张祖庆老师和参加教育行走的各位老师分享他的两次野蛮生长的经历。张祖庆老师...

  • 【无戒学堂】说说那些写微头条的事儿—90天写作成长营第十五课

    早些时候在无戒学堂的7天写作训练营里听谷月老师有说过关于写微头条的事情。最近,我在无戒学堂的90天写作训练营里,谷...

  • 一场关于教育的直播聊天!

    今天,张祖庆老师在他的视频号里,隆重邀请了六位老师,开聊一聊关于教育的一些事情! 《教育可以不同》这本书,我是在祖...

  • 无奋斗,不青春

    今天是文案写作营开营的第2天,柚子老师分享朋友圈文案素材选取的技巧,中午班班“加餐”分享怎么写卖货成交的文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祖庆‖教育写作如何选取切入点——谷里写作营第六季(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zy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