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大多数的家长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而这样的乖孩子面对三大风险是,无兴趣,无特长,无追求。
我们的乖孩子屈从于强势父母的压力而放弃自我,他们将迎来憋屈而平庸的未来。
他们没有活力,在社会上会吃亏,不受人尊重,会成为别人甚至是家人的出气筒,成为被遗忘的人。
他们放弃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失去生命的活力,成为中国式老好人,别人评价好,而自己却内心痛苦,形成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压抑、孝顺、本分、麻木、痛苦。
青春期,分为生理上的青春期和心理上的青春期。生理上的青春期,是指8到21岁这个阶段。心理上的青春期,如果遇到控制型的父母,会延长这个时段,甚至一生也可能无法完成,从而成为巨婴,因为家长对孩子照顾、控制的过度了。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四大任务:自己做主、与众不同、离开父母、寻找伙伴。远非只有学习那么简单。
父母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使命,就要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反叛。
孩子在青春期是有暂时的过分行为,是一过性的,是暂时性的,是必须要满足的。
孩子挑战父母,是成长的需要。而“反叛”这个词是成人对青春期的无知和偏见。
叛逆,就是孩子要自己做主,如果遇到干扰,整个家庭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孩子会用悲惨来报复父母,活成父母讨厌的样子。
尝试、试错是青春期的行为模式,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会考虑事情的利弊。如果父母不反对孩子,就可以避免很多的悲剧,如果父母一直和孩子纠缠,孩子就会失去自己的节奏。
青春期是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力量反抗父母,这就掩盖了父母的伤害和错误。往往家长在教育受挫之后,才会看到自己的盲点。
青春期阶段是父母自我纠偏的末班车,父母要完成角色转变,从管家身份过渡到顾问身份,要和孩子平等相处,犯错了要向子女道歉。
作为家长,我们要认识到青春期的孩子讨好听话,不一定是好事,我们应该诱发孩子的反抗。不要害怕,不要拒绝孩子的抱怨。抱怨父母是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敢于反抗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反叛,我们做家长的,不要打压,要去保护,不要拒绝,要去呼唤!
青春期是上天赐予孩子的力量和勇气!要让孩子去冒险、去探索、去挑战父母,这是青春期孩子成长必经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