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体现地理课程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应当好好的内化于心,才能付诸实践于教育教学中。
在这里,作者将核心素养画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的示意图,让我们更加明晰地认知这四大核心素养,很精彩,有创意,可借鉴。
对于四点目标要求,我们要熟读、再熟读、背诵。这很重要。
2.课程内容结构,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这样一个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图,让我们清晰看到初中地理所学的大概结构。
学习不要投机取巧,没有捷径而言,我们只需要虔诚踏实地去读,去思考,去践行就好。因此,在接下来的各个学期、各个阶段的内容介绍里,我们要精准掌握可描述性的动词以及对各项内容的基本要求,将之赋予学习和教学中。
3.熟练和精准地掌握关于学业质量的描述,才能将初中地理四大部分学生应达到的学习要求以及教师所应教授的质量效果得以明确。
在课程实施中,本书给予教学建议:第一,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核心素养素养培育的整体性。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要聚焦重点内容。第三,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第四,教学活动要强化基于真实体验的地理实践活动。
对照建议,我们或许现有实力欠缺很多,或许外界设施条件不足,或许我们的业务水平不高,或许我们的认知有所偏差。本着教书育人初心,我们以为有迎头赶上!
4.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方面,初中类似于高中。
实事求是地说,对照现实中的地理教育教学,我们由于各种条件的不足、能力的欠缺,真的需要提高的还有很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吧!时时叩问自己的教育初心,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开启职业规划,有目标、有梦想、有情怀地做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