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我们在两地,对着自个儿的手机屏幕。
你发来信息:“今年我计划去买一个瓦缸(口径50~60厘米,价格¥350),在宿舍阳台养金鱼。”
“想做就做,有些事情过了这个当下,就少了那份感觉和雅致。”我零秒回复。
“事实证明,你是对的。在移动的时候我没有听你的,现在我懂了,你是智慧的。”你突发感慨。
一时反应不过来,细问后看到你说:“在万江宿舍,我经常因为工作收入而愁眉不展,你就说了这番话。时间证明,你是对的。”
我问:“何以见得时间过去,就对了呢,是哪个雅致被磨灭了?”
你列举道:“例如我们俩二人世界天天腻在一起的快乐,周末双休的惬意,在城区生活的方便……当时我都没有心情好好品味这些。”
脑海里瞬时闪过那些日子,城区,未婚未孕只是相恋,那样的生活,像阳光打下来,从树叶缝隙中落下的白色耀眼光芒。
那段岁月,因为工作,我们常居两地,心有彼此的我们,创造机会在一起。周末,我们一起买菜做饭,一起种花养鱼,一起打球跳舞……你说起的万江宿舍,还有你没提到的松山湖宿舍,留下的尽是阳光充足的画面。
如果想起一个人,仿佛嗅到初夏阳光的温热,那便是幸福恰好。
夜色渐浓,目前是个暖冬。
我被女儿熊抱着,也被要求抱着她。
女儿澡后光溜着身子,等我给她全身按摩,附加咯吱她痒。我提出先做完这些,她却要求我先写我们仨,用她的话“妈妈,你先写我的故事,我等得了”。结果,等我写好,她呼吸已经有规律地起起伏伏,带点轻轻的声音。
“你是对的。你有大家闺秀的大格局和智慧,又有文学气质,我捡到宝了。”你发来的信息在微信里等着。
看到这里,我想起那时,你把我微信昵称、手机联系人命名为“宝”;给我发信息时,也常是“宝”字打头;平时叫我,不是“宝”就是“Paul”(《功夫熊猫》里熊猫的名字)。
只是女儿出生后,慢慢就不这么叫了。
女儿成了名副其实的小情人,你给我取的小绰号,很多不经我同意便移到她身上。
随便说几个,如宝贝、嘟嘟、撒娇。
唉——只留一声叹气。
你肯定不知道我想到的是这些。因为你明明是在夸我呀。
今天你很开心。正是我喜欢的样子。
你添了两篇新作,分别是《突如其来的空白》和《东圃》。后面一首诗,还是你在修改好前面那一首,看到写了半个月的草稿,最后用1分钟写完。
不经你同意,附在下面。
《东圃》
仓惶逃离,
天空剩下一条鲜艳的缝隙。
窗台一米阳光,
连孔雀鱼都养活不起。
摇晃的车窗玻璃,
将世界分为两半。
一边是远方,
一边是拥挤。
我再也不愿意回来!
一路上那些身影,
都是我自己。
我再也不愿意回来。
看着你,
我只想,久久拥抱你。
你的诗歌,就如《给孩子的诗》,能让我为之一震,能把我拉入其中,让我去成为那个“我”,和“我”一起经历所有的情感。
你的诗歌,像极一颗种子,顶开土壤石块向上生长,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让人忍不住捏把汗,事后大呼痛快。
你的诗歌,像极一个声音,娓娓道来,像自言自语,却又不经意地走进别人心里,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我只发了前面一段你,没再多说什么,只愿沉溺在对你诗歌的感受里,感受。
每首诗,只有明白创作背景才能读懂诗人的内心世界。
我坚持,出诗集时,你要在每篇诗后面写一篇创作的小散文作为注解。
“你都是用心在读我。我多么幸运,有你,我就不孤独。”你如是说。
努力了那么久,你不感孤独,我也很开心。
如果想到一个人未来的模样,仿佛晓行重湖上,旭日青林半,那应该是最美好的祝福。
愿你被诗歌拯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