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背诵实验之“方法不对,工半事倍”

儿童背诵实验之“方法不对,工半事倍”

作者: 撞树桩的兔大王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22:13 被阅读0次

每个育儿的家长都经历过这个场景:如教孩子识字或算数,你示范一句,孩子读一句,每句孩子都读的非常标准,然后让他自己读一遍,结果进入完全懵逼状态,原来有错误的读法或算术,你重复20遍,孩子重复20遍,该怎么错的还怎么错,开始家长还有耐心再重复20遍,孩子很用心的跟你重复了20遍,然后让它自己读,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原来的错误仍然纠正不过来!无论是在算术、识字、拼音、英文等任何领域学习,我都见过被这种重复犯错折磨崩溃的家长。

妙妙是金牛座小姑娘,简直把金牛座各个特点诠释到了极致

这件事情我感到非常有趣,为此我做了一次实验,现在我把当时状况详尽描述。实验内容是:让我家6岁的小妙妙读一段没有拼音的新闻稿,稿件内容如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日,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推动马路经济有序发展。

这段时间,在乌鲁木齐市中心的大小西门商圈,政府把一条步行街改造成了露天市场,向低收入人群和生活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摊位。身体残疾的阿不都热合曼在这里做起了水果生意。

这段文字里面,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妙妙不认识的字,我在跟她关系最融洽时,提出了一起来读这段话,避免一开始就拒绝读,导致无法实验。

实验的方法是,减少技巧使用,只用机械重复记忆方法,我读一遍她读一遍来学习这段话。期间尽可能保持她的兴趣不转移,看看究竟多久能该新闻稿流畅读下来。

结果是我始料未及的,从9点钟开始,我读一句她读一句,直到十一点半才算能独自读下来,花了两个半小时,要不是最后我家人看不下去了,我也快要坚持不住了,所以采用了一些技巧办法,不然恐怕这一晚上她都无法独自读完这段话。

妙妙录音稿←点击收听

开始她高高兴兴觉得这根本不难,因为她只需要记住我的读音就可以了,在念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发现她眼睛已经不跟随文字转动了,变成复了读机,只听我所说的,于是我让她自己用手指指着每一个字念下来,这时她突然进入懵逼状态,完全读不下去,任何一个不认识的字,都把她完全卡住了。

我开始逐句重复着让她读,什么时候一句话她能指着字读下来,什么时候算过,于是这个过程持续了半小时,她的注意力在半小时后开始涣散,不想一本正经的读,而是嘻嘻哈哈扭来扭去的读,我知道,这种时候我一旦强迫她要认真,要正经的读,她一定会完全丧失兴趣,于是就任由她闹着读,而且陪她边闹边读了十几分钟,期间她变着声调读,边下腰边读,做着鬼脸读,而我就像一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看她各种表演,鼓励她一定能够顺利读下来,但就是不改任何方法。

臻臻这时看我们一直在重复读一段话,很好奇的加入,跟着读了五分钟就没有耐心了,而我无法兼顾两个小孩的心情,只好放弃关照臻臻的阅读,不一会儿他就走开玩别的去了。

然后我也开始疲倦,在第一个小时过去后,我开始暗示她要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老是出错,记不住某几个字的问题,我发现我的暗示并没有什么作用,对孩子来说,她倾向于用简单方法解决问题,重复,是她认知里面最简单的方法。

第二个小时里面,她基本上只有三四个字会卡壳,这时候为了能让她继续坚持,我开始强调她读新闻稿时要注意语气语速,要有感情,没想到我带着感情读到最后一句时,她非常敏感的把握住了这一句的语气:身体残疾的阿不都热合曼在这里做起了水果生意。

她在读这一句的时候,一是对"身体残疾""感兴趣,二是对"阿不都热合曼"这个新疆名字感兴趣,所以这一句,她最早能够熟练并带有感情的朗读出来。由此我得到实验推论一:新奇的感受和把感情投入其中,有助于记忆。

读到了一个半小时后的时候,妙妙反而没有了之前浮躁的态度,她自己也想尽快把稿件读通顺,但她没有方法,我这时候提出的任何有助于记忆的办法她都会接受。

两段文字我们决定一段一段的练,我开始讲解新闻稿件的意思,她有两个次总是记不住:"政府"和"政策",这两个词在不同位置,但是我给她重复以下几句话:"谁出台政策呢?政府出台;政府出台的是什么呢?是政策;两个词都有"政"这个字,政府出台政策"

因为实验是为了研究重复对记忆有多大帮助,所以我并没有采用什么先进的记忆法,只是提示她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入思考理解。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机械重复不如理解着记忆更容易牢记。如果没有几个小时的机械重复,她将来学习到高效记忆法时,就不能清晰感觉到差异。但第二天和孩子讨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哪个更好用时,她仍然说机械记忆好用-_-!教育的道路还很漫长啊。

在两个小时过后,我几乎陷入绝望的境地,因为她始终会把"马路经济"读成"马路市场",还会偶尔漏读“生活困难群众”,此时已是夜里十一点,我妈妈听我们俩把一段话重复了几百遍,实在看不过去了,不让我们继续读下去,而妙妙竟然倔劲上来了,不读到自己满意绝不停止的架势,我都佩服她这股子韧劲了,以前学英语的时候,我们俩曾经坐在长椅上把一句英文读了一个小时,直到语气,发音和外教老师一模一样,这次竟然撑到了2个多小时,我也受不了了,我们俩人打起精神,正襟危坐,下决心无论读的怎样,都录下来作为最终成果,于是便有了上面链接那段录音。

实验推论二:孩子倾向于最好做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结果并不在意,儿童思维是体验导向,而不是结果导向的。

这个推论的意义在于,对孩子来说,过程与体验是顶级重要的事情,所有大人所说的结果,意义,好处,既无法理解也不在意。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也是顶尖重要的,如果我在坚持过程中表现出了不耐烦,焦躁等情绪,很快就会传导给孩子,让整件事情无法继续,而如果家长持续保持良好的态度,孩子也能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力,这打破了过去认为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超过40分钟的结论,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中间体能、心情都会有变化,但是只要有不放弃的精神,调整好自身节奏,最终一定能完成。

好不容易抽出来一个晚上陪孩子,但这场单调至极的陪伴,同样是我俩无法忘记的回忆,而对于臻臻来说,我们的声音像催眠,一个小时过后他就被催眠睡着了...

相关文章

  • 儿童背诵实验之“方法不对,工半事倍”

    每个育儿的家长都经历过这个场景:如教孩子识字或算数,你示范一句,孩子读一句,每句孩子都读的非常标准,然后让他自己读...

  • 让培训事半工倍法

    从学习金字塔上不能看出,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要高效得多;可是在实际的培训活动中,尤其在企业内训,面对一些学习积极性不...

  • 《郑洪升随笔》/方法论

    方法是什么?方法是门道,方法是钥匙,方法是捷径,方法是过河的桥,方法是通天的道。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

  • 作文-我的语文皇后

    学之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又从而悦之。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又从而厌之。 小学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难点。由于...

  • 学习圈50天~12工具

    工具的应用,可以亊半工倍

  • 全国联考有多难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多看看MBA全国联考过来人的一些复习建议,少走一些弯路。...

  • 2019-08-1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者:杨之勇 人们知道都做人做事都要有规矩,才能事半工倍。否则做事事与愿违反生其乱。能否遵循规矩做事也是...

  • 实验小学——我们的儿童之家

    我们的小学,也就是实验小学,是我们儿童的家园,她倍伴我们的成长,实验小学已经有快100多年的历史了,他的...

  • 6月30日某村迎检随感

    平时多流汗,临事少受急。 主要靠自己,他人难帮忙。 避免糊涂事,先选明白人。 事前先磨刀,不误砍柴工。 方法不对头...

  • 考研政治背诵的四种好方法

    考研冲刺阶段,很多学生开始背政治了,大家要知道背诵是很重要,但是不能死记硬背,背诵要有方法技巧。思路不对,事倍功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背诵实验之“方法不对,工半事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ez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