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封信,是二哥孙少平写给妹妹的。在读这封信时,简单交代下时代和家庭背景。
此信所处时间是1981年,改革开放不久。
信中人物所在的是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四个孩子,依年龄大小,最大的是长女孙兰花,然后是长子孙少安,然后是次子孙少平,最小的是次女孙兰香。
长女孙兰花,没有读过书,嫁了人,有两个孩子,后来老公出了轨,试图吃老鼠药自杀,由于是假药,才挽回一命。
长子孙少安,读到小学毕业,毕业后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后结婚生子,在村里开了砖厂。
次子孙少平,读到高中毕业,在村小学教学三年,后进入县城打工。
次女孙兰香,此时正在读高三,离高考仅剩几个月。
此时的妹妹孙兰香,对未来是惶恐的。如果考不上,可能就要像姐姐一样嫁人了。一想到姐姐的不幸,着实令她胆寒。而此时的二哥孙少平,经历了种种的艰辛和不公,但是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他的这封信无疑为妹妹指明了方向,增加了信心。
如下是信的内容:
亲爱的妹妹,关于你,说心里话,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因为我原来对你不抱什么大的希望。我想你一生能有个温暖的家庭,生儿育女,有吃有穿,不要像姐姐那样栖惶和屈辱就行了。现在我越来越看出,实际上你的天资比我和大哥都高。你一定能考上大学的!而且我从你的来信中,看出你已经对人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有了觉悟。这使我非常激动!我感到,人的一生总有个觉悟时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夷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尽不用;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的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要知道,对于我们这样出身农民家庭的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亲爱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满欢乐。可是,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更伟大!
另外,我不知在什么地方看过一则消息,对我们很有启发:有位美国总统的女儿为了不让父亲供养她上学,自己便利用课余时间到饭馆里为人家洗碟子赚钱……妹妹,二哥这样说,不是逼着让你去自己谋生!相信我每月的十块钱一定准时寄给你!真想和你在一块好好谈谈……有时间来信,并希望能把字写大些,不妨出出格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