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8年5月12日,农历4月8日,星期一。当天,骄阳似火,惠风和畅,可以说是四川盆地少有的好天气,纯静的“高原蓝”衬托下的德阳更加炫目亮丽,空气中嗅不出一丝大难临头的不祥之兆,地面上也寻不到一点灭顶之灾的蛛丝马迹。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千载一时的地震突如其来,让承平已久且过惯了安常处顺生活的人们猝不及防。
下午,四川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发生了,新建不久的汉旺钟楼的指针,从此永远定格在2点28分钟。顷刻间,天轴失衡,地龙肆虐,地动山摇水扬波。
当灾难发生时,刚午休起床的我最开始是怀疑为楼上装修动静太大,待耳听到地鸣声由远至近和脚下感觉到上下起伏时才猛然醒悟是地震发生了,于是,我提上衣裤夺门而出,逃至空地。看着周围高大楼宇摇摇欲坠的样子,听着玻璃窗户像一张薄纸瑟瑟作响的声音,我与聚集在小区花园中间惊慌失措的邻居们一样都有一种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惧感。紧张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混乱的思维似乎也呆滞了,谁都不知道下一步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在覆巢无完卵的震中区,建筑物坍塌中的轰鸣声和人群狂奔时的尖叫声混为一体……惊心动魄的几分钟里,城池夷为平地,财产化为乌有,生命群死群伤。道路阻绝,通讯中断,一个个县城或者乡镇变成了混乱不堪的“孤岛”。
通讯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处于瘫痪状态,唯有一脉相通的广播无线电波还能滚动播出来自前方的消息,汶川告急,北川告急,绵竹告急,什邡告急,都江堰告急,青川告急……人命关天,十万火急!
头震结束,惊魂甫定,没有人吹响嘹亮的“集结号”,但成千上万的人们包括国际友人就已不约而同、络绎不绝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开赴极重灾区。这是继今年春节南方大面积“雪灾”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的爱心大营救行动。
在第一时间里,日理万机的共和国总理来了。“当前第一位的还是要救人,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声如洪钟的喊话掷地有声,这是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生命重于泰山”耳熟能详的标语的最好诠释,更是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恶语中伤中国人权问题的有力回击。
各级党政干部来了,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迅速安排群众安全转移,积极组织力量挽救生命抢救财产。
灾情发生后,我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派到了绵竹市拱星镇协助抗震救灾工作,所见所闻的是镇上的党员干部自灾情发生后自始至终都坚守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办公室的岗位上,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民子弟兵来了,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打响了攻坚战。15名空降兵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从4999米高空毅然决然、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跳,打开了汶川与世隔绝的生命通道。
武警官兵来了,他们争分夺秒、浴血奋战为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断地攻坚克难。我亲眼所见,与我住家小区仅一街之隔的武警支队不出半个小时就开往了极重灾区,尤其是看见乘坐火红战车、身着桔红战袍的消防官兵时,让我感到格外的亲切,因为若干年前我曾经也是其中生龙活虎的普通一员。
专业救援队来了,专业、高效、科学的施救,为废墟之下瓦砾之中动弹不得的人们托起了一片起死回生的蓝天。
白衣天使来了,其中包括还沉浸在“国际护士节”里余兴未了的护士们,她们包扎抢救输液输氧,给一个个受到死神威胁的人们给予生还的希望。
志愿者来了,他们所佩戴的红丝带、黄丝带、绿丝带让身处黑暗阴冷之中的生命感受到活着真好的浓浓暖意。“唐山十三义士”的壮举为灾区的人们树立起了“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勇气和信心。
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涌入极重灾区,堆积如山的物资需要承上启下地转移,我那暂时已经无学可上的儿子跟随他的姨妈也去市体育场干起了义工。
新闻工作者来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他们用手中的镜头、话筒与纤笔纪录了抗灾救灾第一线惨不忍睹的真实场景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在抗震救灾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主席来到了什邡市蓥华镇蓥峰化工厂救援现场,看着受伤的群众和长时作战显得疲惫的救援队伍,胡锦涛眼眶有些湿润。他含着眼泪拿起扩音器,向现场黄继光生前部队空降兵某师的官兵振臂高呼:“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声音势压群山,声震环宇,喊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
虽然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心灵也是那么的脆弱,但是,在巨大灾难中“临危望救、遇难思亲”的人们还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死里逃生、绝处逢生的人间奇迹。
大爱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对于那些抢救与被救过程中出现舍死忘生、感天动地的悲怆故事的主人公们或者英雄群体,此时此刻,我除了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以外,一切语言和文字似乎都显得是苍白的和多余的。
主震之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余震,让已成惊弓之鸟的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对于地震预报或者哪怕是民间谣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们纷纷走出家庭,搭建的地震帐篷就犹如雨后蘑菇与时激增,遍地开花。说实话,变幻莫测的余震带给灾民的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了余震的威力,已经达到了杯弓蛇影的承受极限。
血浓于水,守望相助,这是华夏儿女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精神链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薪火相传的道义担当。
最让我感动的是,北京华泰四川分公司通过本人工作所在的单位联系与安排,第一时间分别为绵竹市中医院和什邡市雍城中学捐建板房几百平米及急需的医药生活用品等。
赈灾,古已有之,但却从未有像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样有力度和有温度。我们要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制度安排,也要与如兄如弟的对口援建省市心连心。可是,按中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以中国之大灾害无所不在的实际情况,今后当别的地区和别的人群有难之时,我们又拿什么回报给人家呢?这不仅是我们应该长久思索的一个大问题,更应成为我们加倍努力工作的原动力。
以“众志成城,抗灾救灾”为主旋律的赈灾义演纷纷在各家电视台隆重上演。慷慨解囊的艺术家和扶危济困的企业家不仅捐款捐物,而且还以“大灾面前有大爱”、“伸开你的手,我们是一家人”、“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祸从天降,爱自心生”、“爱心的力量超过地震的力量”等一句句滚烫的话语慰藉着灾民噩梦初醒的心。其间,尤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灾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和四川电视台举办的“以生命的名义——四川抗灾救灾大型特别节目”的义演最为夺目,也最为催人泪下,其收视率丝毫不逊色于一年一度的“春晚”。
一震惊天,九州同悲。
在震后第三天晚上,我和妻子坐在地震棚前谈到了“国殇”题目却是有头无尾,但我隐约地感到国家层面会有所反应。不出所料的是,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国政府破天荒地为平民举行的哀悼活动。
有网友称赞:“生民之殇,国家之痛”,“国旗缓缓而降,尊严冉冉升起”。其首倡者乃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他提出的两点理由包含有中国民间习俗“头七”之说和地震救援中一周内为黄金时间的科学常识。
与此同时,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大洋彼岸的秘鲁先于中国将这一天确定为本国的哀悼日,他们认为,“中国的强烈地震,不仅是这个亚洲国家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不幸。”
逝者如水映月色,生者如山自巍峨。全国哀悼日那天,在绵竹市拱星镇政府大院内半降的国旗下,我与当地援军、机关干部、农民朋友等人群共同伫立为幸存者祈祷,为死难者默哀。在默哀3分钟的鸣笛声中,我除了感动还有更多的感慨: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有如此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党领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就一定会是从者塞途,前程似锦。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兴则中国兴。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中国扶贫基金会5.12青少年关爱基金在天元开发区的一条空旷的干道上临时搭建舞台为东汽小学的孩子们举办了一场《让灾区的孩子笑起来》的文艺节目。
台上艺术家们,包括我比较喜欢的濮存昕、蒋雯丽等明星的倾情表演与台下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我虽不是“追星族”成员,但仍就感动了在外围观看的我。
虽说四川汶川大地震较之于河北唐山大地震无论其破坏性、波及范围,地震的强度、烈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组织领导、信息披露、接纳国际救援救助、搜救工具与搜救技术、举国哀悼等诸多方面都比32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也才得以把汶川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和心灵悲痛降低到最小化。
多难兴邦,愈挫愈奋。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其中有很大部分其实也就是一部被迫无奈的“战天斗地”的历史。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泪花终将枯萎,创伤也会痊愈,毁于一旦的温馨家园还得自己亲手重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逍遥自在的四川人一定会在仁爱和合的和谐社会中发扬敢于“雄起”的川人精神,戮力同心搞好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这种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地理现象,当其达到一定级别以上,其破坏力和毁灭性远远超过了战争、矿难、瘟疫、水灾、风灾等等天灾与人祸。
某一些自然灾害的确是无法避免的,可是,对于以前、现在和将来还会反反复复地发生的地震自然现象,方颅园趾的人类啊,这个自诩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高等动物可能依然只能匍匐于自然灾害恣行无忌的淫威之下!即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对天气似乎能够做到仅仅差之毫厘的精确预报,而对地震至今却只能达到一知半解的低级水平,顶多也只是依靠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震仪来对事过时移的地震灾区进行方位、强度的监测和现在使用的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景象监测而已。
我们可以制造出宇宙飞船“上九天揽月”,我们也有勇气征服南极“下五洋捉鳖”,这是大智大勇的中国人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然而,在地震预测方面至今都是一块短板,人们需要的是防患未然的“马前卒”,而不是于事无补的“马后炮”。
汶川浩劫,创巨痛深,然而痛定思痛,犹如醍醐灌顶。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创业不易守成更难。有鉴于此,我好希望国家能够加大科学研究深度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从中找到预测、预防地震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甚至于得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此同时,我还希望专家学者加大灾害经济学研究力度,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好灾害预测、灾害控制和灾害善后(即防灾减灾救灾)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我想,这应该也是言约旨远的科学发展观命题中的应有之义吧?
2008年6月5日于养缘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