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十年代农村厨房记忆

八十年代农村厨房记忆

作者: 烟花易冷_ee4c | 来源:发表于2021-04-17 05:55 被阅读0次

记得我家的老房子是大门朝东的,刷了黑漆的木门,一推就吱吱作响,那声音听着让人很不舒服。一进门就是一间南北很长的大平房,我们那里叫过道,因为中间就是留着走路的。

北半边挨着西墙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木桌,不高,配马扎或小板凳在那里吃饭,但不能就因此叫它饭桌,因为几乎所有需要在桌子上完成的工作,都指望它——我家就这一张桌子。

南半边是锅台,烧草的,中间可以坐个小锅,两边坐一个大号锅和一个中号锅,炉堂里都各有通道和小锅连着,这样不管烧哪边,小锅都会热。这样可以节省燃料,设计得很巧妙。

没有抽油烟机,没有窗户。门后通常会贴着灶王爷,不用半年,肯定被熏黑。真不是个好差事,烟熏火燎不说,一年只能吃那么一顿,剩下的日子只能干看着。

八九十年代农村普通人家的厨房大概都是这样。

冬天坐在炉堂前烧火其实是件很美的事,特别是下雪之后的几天,化雪的时候非常冷,外面又全是泥泞,没法出去疯。记忆里小时候的冬天真的非常冷,窝在家里,越不动越冷。于是争抢着去烧火,去晚了还会和弟弟打一架。

当然了,打架并不全是因为没抢着这美差,虽然嘴里恨恨地说今天应该轮到我了,其实是怪他把没烤熟的地瓜留给我,他自己把那些烤得软烂的都挑着吃完了。

烧烤应该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烹饪方法,使用的时间也应该是最久的,久到已经刻在人类基因里了,使得我们对于烧烤的东西一向没有抵抗力。

九十年代左右的农村孩子哪里有什么零食。烤地瓜应该能排进前三,虽然地瓜并不缺,但其他做法都不如烤着好吃,所谓其他做法,其实也就是煮。

一边烧火可以一边烤地瓜。但不能直接扔到火上,那样的话,最后估计连地瓜的骨灰都找不到。应该放到炉堂的两边,然后用刚烧完的草灰把地瓜盖上,尽量盖得厚一些,这样才不会糊得太狠。过一会得翻一下,里外颠倒。

十几分钟左右,饭做好就不用再添草,炉堂里的余温足够把地瓜烘熟。用木棍把烤好的地瓜挑出来,换着手把外面一层烤糊的皮去掉,如果火太大的话往往得去掉一半,很是心疼。里面就是香甜的瓜肉了,黄灿灿,像初冬的朝阳。

美其名曰饭后甜点

相关文章

  • 八十年代农村厨房记忆

    记得我家的老房子是大门朝东的,刷了黑漆的木门,一推就吱吱作响,那声音听着让人很不舒服。一进门就是一间南北很长的大平...

  • 【记忆篇】扁担挑水

    我的老家在桃林山区的农村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记忆的镜头翻转至七八十年代儿时的那些记忆。 七八十年代农村人那个时候...

  • 扁担挑水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桃林山区的农村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记忆的镜头翻转至七八十年代儿时的那些记忆。七八十年代农村人吃水都是挑...

  • 【记忆篇】扁担挑水

    我的老家在桃林山区的农村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记忆的镜头翻转至七八十年代儿时的那些记忆。 七八十年代农村人那个时候...

  • 我的童年,山水田园 | | 35.匠匠匠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闽南农村的三类匠人很吃香:木匠、竹匠、石匠。 当时农村的房子主要是土木结构的,房梁...

  • 匠匠匠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闽南农村的三类匠人很吃香:木匠、竹匠、石匠。 当时农村的房子主要是土木结构的,房梁...

  • 千千心结:一个都市剩女的苦辣酸甜 (2)

    文/木一舟z 2:打开遥远的记忆之门 金千穗应该算是一个出生在幸福人家的孩子。虽然也是在农村,但八十年代的农村,已...

  • 【记忆篇】扁担挑水

    【记忆篇】扁担挑水 我的老家在桃林山区的农村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记忆的镜头翻转至七八十年代儿时的那...

  • 国庆:农村厕所和厨房,大多是这样设计的(四)——Sets 058

    可能大多数出生于农村,或小时候住过长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农村老家的你们,肯定对农村的厨房和厕所记忆犹新,尤其是...

  • 童年记事 .电灯电话

    我的记忆开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种顺口溜只是农村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幻想。 那时候,农村没有通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十年代农村厨房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fu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