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一书开头张德芬写的推荐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想要获得幸福,首先要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如何断了执念?有三步:
1、断 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2、舍 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
3、离 打消”多就是好“的念头
多数人都会惯性的以为,幸福要不断的“积累”一些东西,到一定程度也许就可以幸福了,但人生走过40多年匆匆的岁月,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过往完全不同了。
幸福取决于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当下的我认为,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头脑里的小声音)相处的能力! 可以这么说,人类的烦恼都是大脑的产物,每一天,我的大脑都会产生无数的念头(小声音),这种声音无处不在,而大多数时候我们是浑然不知的,就是这些声音主宰了我们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或痛苦。
弗洛伊德曾说: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那就是你的命运。
学习如何获得幸福,不仅要读书,更要去思考,去觉察,去倾听头脑产生的那些“小声音” ,关照这些喋喋不休的声音,这些都不是事实,只是头脑产生的一些想法而已,如果我们不去看见这些小声音,我们将会不由自主的去做一些事情,自己都无法控制。
举个例子:无数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和作业问题苦恼不已,每当看见孩子磨磨唧唧写作业的时候,头脑就会自动且迅速的冒出很多的小声音,他们可能是“这个孩子就像他爸慢性子” “我都这么努力卷自己了孩子还是不行”“我真是失败辞职带孩子,还是没把孩子带好” “楼下某某的孩子我看家长不管孩子也很好” “当初找人结婚就该考虑到基因遗传的重要性”....等等,一瞬间,念头蜂拥而至。 如果这些念头没有被你看见,觉察,并“反驳”这些念头只是想法,不是事实,那么你就一定会被这些念头带来的消极感受所控制。
这些念头会带给你愤怒、沮丧、失望、愧疚、自责等各种感受,这些感受会带来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激起了你的防御机制,攻击、逃避或者是麻木,无论是哪种都不利于帮助孩子,更不利于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常常会出现的状况就是,批评或指责孩子之后,自己也会懊悔不已!
如果我们能觉察到这些念头都只是大脑产生的一个“想法”而已,想法并不是事实,那我们就可以做到“积极思考” 和“一念之转” ,我们的大脑也许又会产生另外一些念头“孩子还小能力还需要持续培养”“老师还是有点凶孩子害怕我要对孩子再温和一些” “孩子虽然动作满了一点但是做事很认真这一点还是遗传了爸爸”等等,当我们的大脑重新思考之后,这些想法带给我们的感受毫无疑问是比较积极的,起码不会引起太大的消极情绪,站在脑科学的角度,我们的前额叶(理性脑)也更容易上线工作,用理性的方式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听见看见并关照,或者直接反驳我们大脑产生的念头和小声音,对于我们产生的感受以及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值得我们去修炼!
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修炼方式!
就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