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经典解释。关于思与行的关系也是如此,思是行的先导,行是思的检验发展。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就是大树之果,那么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大树之根。
一项技艺、一份手艺不是思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听再多的游泳技法,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任何技能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练习,纠错,最终才能形成稳定的能力。曹德旺的父亲在日本学习做生意,在一家布店老板手下当学徒。第一年只是给老板干杂活洒扫庭除,第二年才老板在店里打下手,第三年,老板让他担个担子到乡下去卖布,做一个小货郎。一天,老板告诉他可以自己开店了。曹德旺的父亲回到上海,开了上海第一家百货商场。曹德旺的父亲很感激日本布店老板。干杂务学会了吃苦,忍耐,打下手是见习熏染。到乡下去卖货,学会与人沟通与交流。
做小徒弟,就是在做中学,许多手艺都是径过做的千磨万击,才学成的。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寿司店至今依然是寿司齐神话,提前一个月预约才能够有品尝的机会,到店用餐不许点餐,时间只有15分钟。这神话背后是五六十年日夜琢磨实践成就的。
道理,凭思说出来没有份量,但穿过行动经过验证,带着生命的温度,才能真正影响人。
印度圣雄甘地当他自己有吃糖的习惯的时候,他不会开口劝说小孩儿停止吃太多的糖。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戒掉吃糖习惯后,对小孩儿耳边说向那句吃糖对身体不好的话发挥神奇的作用,小孩点点头,接受了甘地建议。一句平常的话,自己做到了再说出来,才能影响人。这就是苇常说的行胜于言,身教胜于言传。
不仅语言离不行的支撑,思考也离不行动。孔子思想形成离不十四年周游到国的奔波劳碌,柏拉图的思想闪耀在古罗马街头的辩论。面对一个主题只是空想,不落笔纸上,思考就很难完成。只有我们开始写,不断写下去,才会思想才会在笔尖形成。
行如琢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汝于成。
《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万事开头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