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漫谈随想鸡汤有点毒IDC - 设计思考
离开QQ的90后: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19年

离开QQ的90后: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19年

作者: 新世相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0:55 被阅读22913次

一 

今年朋友圈的第一波刷屏是“我的 18 岁”。

对于很多 90 后来说,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

已经 28 岁的他们不得不重新登录自己的 QQ,去翻当年十八岁的照片,然后有人发现:连自己的 QQ 密码都记不得了。

突然想起来,第一批 90 后已经离开 QQ 了。

也许你们没注意到,从 2011 年到现在,短短六年,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涨 9.63 亿。而 QQ 用户的活跃度已经连续四年停留在 8 亿多,今年又降了。

一个同事看到自己 QQ 里那些灰色头像,感慨道:

“那时想方设法偷跑去网吧,就为了登 QQ 聊天,待两个小时就能聊两个小时。现在也都加了微信,24 小时有网,却不想聊了。”

猛然意识到,QQ 见证了我们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 19 年。

二 

QQ 开启了我们网上聊天交友的时代。

1999 年,腾讯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点对点、一对多聊天软件 QICQ(QQ 的前身),2000 年更名为 QQ。2005 年左右,QQ 进入全盛期。

那时 90 后们正值青春期,刚上中学,上 QQ 找人聊天是种时尚潮流。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初三时,还是半夜 12 点放出一点 QQ 号大家抢的时代,让同学帮我弄了一个,那个兴奋啊,加了 400 多人,看着谁在线就跟谁聊。”

qq 聊天室

当时有个玩法是通过年龄、性别限制来搜网友。同事就是这样搜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网友,“因为她头像跟我一样,都是齐刘海黄头发包子脸。”

她们一个在武汉,一个在重庆,经常聊各自的城市、学校、考试和心仪的男孩。

心仪的男孩也是打 QQ 堂时认识的:“我们四次被随机分到了同一个房间,你说有缘不有缘?”

后来她主动加那个男孩 QQ,网恋了两年,到现在她还能背出他的 QQ 号。

“那大概是我们最容易信任别人,最愿意敞开自己的时候吧。”

2017 过去了,这是 iPhone 开启智能手机时代的第十年。

十年里,中国互联网完成了从 PC 到移动端的变革,有了手机、WiFi 和 4G 网络之后,网上聊天交友变得一点也不稀奇,也不再那么让人期待。

我的同事已经 3 年不用 QQ 了,也很少跟人闲聊。

有陌生人加她,不管男女,一般不说清楚是谁,她就不会通过验证,就算加了也不聊。朋友之间没事儿也不怎么联系。

“有事就说事,没事儿聊什么天?”

如今的生活也已经没有了上线下线的区别。

最近,我有个前同事去海南休假。担心休假期间被无止尽的工作信息骚扰,她强行把微信昵称改成了“ xxx(休假中)”。

即便这样,还是会有人给她发工作信息,只是会“有所忌惮”一点。例如市场部的同事有事找她,说完后会补一句:“等你休假回来再说。”

一个朋友曾在凌晨 2 点半收到过老板的 3 条语音信息,每条都有 60 秒。

“很崩溃,老担心没有及时回复的话对方会不会不开心。”

她怀念在 QQ 上,可以选择在线、隐身、忙碌、离开等状态,隐身时,头像会变成离线时一样的灰色。

没空回信息时,你可以把状态设置为“离开”或“忙碌”,这时有人给你发信息,会收到一条自动回复:  

自动回复也是可以设置的:

当然,也有人在打游戏时把自动回复设置成“不是本人”或者“我在写作业”。

这些状态让 QQ 有很清晰的界限感。它们是一种表态,直接表明 “我现在能不能、或者想不想回复你”。

不用勉强自己去寒暄,或者迎合。这让聊天成为一件有更多主动权和更少心理负担的事。

而现在的通讯工具都不再有下线这回事了。

给人的感觉,是你永远在线,永远 available。

QQ 让我们对自己的社交更有主动权、有控制感。

你可以理直气壮的对某个人隐身,对另一个人隐身可见。

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好友分组。

办公室的一个女孩说,那时候她有 14 个好友分组:好朋友们分一组,方便约玩。普通朋友一个组,不常联系。陌生人一个组,忙的时候可以不聊,闲的时候随便找一个聊。七大姑八大姨一个组,方便 QQ 空间限制访问。

和很多人一样,她也有一个分组里,只有一个特别的人。“避免他淹没在茫茫QQ头像里。”

那时候,朋友分圈层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大家还会比谁的 QQ 分组设计更好看。她为了让自己的分组整体排版好看,还特地把有几个组的组名设置成了空白。

现在,我们从不轻易提到自己给谁分了组。这项功能往往也被隐藏得很深,看上去,大部分好友都都显得一样重要。朋友圈有分组可见,也会小心翼翼不让人发觉。

我们的社交变得有点被动,给更多人日常点赞、留言,表示自己的关注,成为一种必要的礼仪。

人与人的连接从一件让人期待的事,变成一件让人焦虑的事。

回头来看,90 后的 QQ 时代,上网聊天曾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

那时上网更难,家里没电脑就偷偷去网吧,有的人上微机课时也偷偷挂着 Q。

打开 QQ,输入账号和秘密点击登录,就像进入了另一个次元。它是异于日常生活的特别场景。

大家很努力的想要在 QQ 上给自己塑造一个更吸引人的形象:拖同学帮忙挂 Q 升级、偷偷用家里座机打电话充红黄蓝绿粉紫钻、装扮空间、买 QQ 秀……

最基本的选头像也要下功夫。每一种头像都代表着一类人的性格,网上还有帖子把他们一一都分析出来,供人筛选。

那时的每个选择,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聊天也有仪式感。每一个状态的改变,都有对应提示音:上线下线的敲门声,加好友的咳嗽声,来信息的嘀嘀声……每一个声音,都可能影响你的心情。

一个读者说,“看到暗恋对象的头像从灰色变成彩色,感觉自己的心情也被点亮了,收到他的信息时,心跳也跟着‘嘀嘀嘀’的声音加速。”

今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但以前的那种仪式感逐渐消失了。

离开 QQ 的 90 后们开始怀念那个需要一点努力才能上网聊天的时代。

“那时候,我们下线前会很认真地说:

‘我下了,886’。”

读后思考:

打开你的 QQ 看看,然后告诉我感受。

相关文章

  • 那些年,和QQ的故事

    (一) “突然想起来,第一批 90 后已经离开 QQ 了。” “QQ 见证了我们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 19 年。...

  • 离开QQ的90后: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19年

    一 今年朋友圈的第一波刷屏是“我的 18 岁”。 对于很多 90 后来说,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 已经 28 ...

  • 2017-11-15

    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悲哀。

  • 2018-08-12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 2018-02-06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 无话可说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 回不去了

    说是离开并未离开,说未离开实已离开,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只有官方系统的消息,只有没得再删的说说,只有偶尔来电的群...

  • 39岁的霍思燕,被两个男人宠上了天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你们用了多久? 知乎上有个问题:一段感情,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从秒回你的信息,到最后的冰...

  • QQ:我们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20年

    现在我们见面都说: “方便的话加个微信吧。” 却很少有人问: “你QQ号多少?” 微信上到处都是工作信息、客套寒暄...

  • 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时间仿佛安静了,是的,一到我们两个单独相处的时间,她就没话和我说了。 一到她和男朋友相处的时候,她就活跃得眼中闪着...

网友评论

  • BenjaVan:我在电脑上登QQ是用来截图的:joy:
  • 1d2c27e78e05:感觉你还是没讲明白原因
  • c51998388e95:还在一直用QQ
  • 八怪不姓丑:两台电脑,各登一个,工作上来回传文件用。
    现在很多人都换了TIM,聊天功能已经弱化,工作上的交流用钉钉。
  • e7a5ac47b4b1:越看越伤心
  • 非_定域:QQ是熟人社交,微信是陌生人社交
  • 7813201ac371:感觉写的不是90后的事,应该是80后的时光,或许另有深意
  • 凹凸丿准柠吹漫孤:我还记得一前腾讯限时限量派送QQ号,最后因为玩家重复抢购导致成功率降低到了0.2% 然后QQ就只能从拨号台或者短信抢购了_(:з」∠)_ 当然现在不是了
  • 77aed650dcb3:我的第一个QQ,不记得是99还是00年注册的,5位数,找不回了,当时一直是记住密码自动登陆的,05年,突然登陆不上了,也没有手机绑定什么的,就这样没了,好遗憾.然后现在的是第二个QQ,变成了9位数:broken_heart:
  • 竹丝心语:现在就感觉登录qq麻烦,不像微信方便,要是微信功能再完善一些就更好了
  • 13e7b50a563f:说的很实在啊
  • 提莫酱T:目前还是钟爱QQ,微信三年了还没有一条动态,哈哈。
  • d0200b4aa23c:说得很贴合实际,我承认我是这样,一开始是跟风玩微信,身边的人都转玩微信,我也紧跟潮流,就这样慢慢地把qq给忘记了,不过qq有很多微信没有的功能,两者各有各的好处!个人喜欢qq的表情包,比较生动形象!
  • 磨笔团厨师长:这个话题很有怀旧的味道,看来说这个话题的人都老了。
  • 钰说新语:上学时,QQ是聊天的工具,微信还没出来;上班后,QQ是工作的工具,微信是聊天的工具;辞职后,QQ不再登录,微信是发朋友圈的工具,简书成了我交友的平台。
  • 不知名的网友啊:不玩微信,用QQ
  • 953fb5be8ad4:我一直在用QQ,只是大部分都不用QQ了
  • 零_WYF:微信?这不是父母那一辈的老年人用的吗,我下载微信就是为了能收到父母发的消息。
  • 2ffcc2498da1:首先,关注走一波
    然后想说两个感慨:
    1、初高中的时候,手机没有QQ系统,登录网页QQ也要上去看看有没有网友留言,顺便再偷把菜。现在,已经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了。。。
    2、大学的时候微信早就在手机安装,但聊天扯皮都是用微信,最多的就是抢亲戚的红包。后来毕业了,因为工作,因为家人都在微信,无奈转移
    最后,感谢楼主(第一次注册简书不知道怎么称呼。。)带我重温这段岁月,致我们已经走过的青春!
  • Fighting_girl:嘿嘿,相比于微信我还是喜欢玩扣扣哦,因为藏着我多年的青春故事。
  • 5539:我现在还是基本只用qq。。微信会有联系的人只有对象和父母。。。
  • 壹隻陈先森:的确现如今的我们拥有更方便的聊天工具,却只能无话可说
  • 无兮:99后的我,记得08年注册到QQ号特高兴,喜欢同学之间互加,现在和大多数同学之间就靠QQ联系
  • 樱落e_e:现在qq只是用来传照片到相册的工具 🤷‍♀️
  • f26262af088f:用微信很少,身边同学们也是,用QQ的居多🤔
  • 蓝色啤酒:又一篇写到我心坎里的文,表示qq只是工作用,下班时间从不看。
  • 918a549dd7be:隔一段时间还要认认真真的装扮一下自己的QQ空间,没有黄钻就去克隆空间花好长时间找模板克隆哈哈哈哈
  • 极客飞:我是从做微商开始用的微信,后来一直用。QQ也还在用
  • 潇潇不逍遥:如今QQ留给我最大的作用就是设置密码的时候不再是生日号或者手机号, 还有QQ号
  • 左海闲墨:微信用来社交和工作用。
  • 星光米耶:我大学里我班我宿舍都用的qq……除非和老师交流才用一下微信…😂,我感觉我身边的朋友还是qq多,爸爸妈妈才用微信。
  • b9e5d1ed2ffd:写得好细致
  • 2353ca4df398:都在用,只是不会聊天了,即使有人发消息,也是随意的应付两句。以前聊到半夜都有说不完的话,现在三言两语就冷场。
  • 会飞的兔子i:哈哈😄感觉微信都是年龄大的人用的,虽然我也用😁但是一般不聊,也就是一些投票还有微商卖东西的。我现在还是用qq聊天,我感觉qq的功能更好😊
  • 乃司徒米媞呦:qq里有我沉甸甸的青春啊
  • 就是嬛嬛:天天都在qq空间发心情 还有给自己留言 感觉qq才是真爱
  • e0c385a61b20:QQ好多东西都不会玩了,很多人也不会聊了。很怀念,也很遗憾。也是一种回忆~
  • 飞蛾不怕火:以前,还在乎几位数的QQ号,1字开头的,QQ签名,QQ头像,现在基本不怎么用了,除了传东西办公
  • 7693f6d19aca:已经想不起最后一次登QQ是何时,两年前?或更久远?手机扣扣消息提示已变成了省略号却从未想过点进去看,唯一不忘记密码是因为工作需要用到QQ邮箱。
  • Ahlia:一代人深深的回忆!致我们失去的青春,QQ您的回忆,它的故事!
  • 28d99185d976: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只要你在学校,学校有联系都离不开QQ。你如果真的离开QQ了,说明你这些关系断了,表示心疼你
  • 星光之下:我的微信就是QQ账号,而且从内测就开始用QQ登陆。我想说QQ伴我成长,微信伴我成熟。肩并肩,永远的伴。:pray:
  • 书虫一名:我是99后qq是我的主要社交平台,微信都不怎么会用
  • 9113f5759a96:工作全部用微信,几十个工作群,每天看到微信消息就想吐,但是又不得不用
  • 波哥11:有做代理的加w18322280332
  • 以风为马_:看了老了
  • waiting雨:回不去的是曾经
  • 680fa03811e8:以前QQ真的有线上与下线的感觉,现在的已经没有区别了
  • 437a8e6900fb: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小寧同学:单位传东西需要qq ,微信里东西不能长久保存
  • 秋冬暑春:请问可以转载文章吗😳注明出处这样
  • 汤姆丁啊啊:写的很好,
  • 艾欧尼亚的河蟹:从大学开始,除了传输文件或是组织群用QQ,大部分交友都是用微信了,直到现在工作了,连文件都是用微信传了。不过很多照片还是会选择放在QQ空间里面仅自己可见。
  • baf36c295c9e:95后,表示对QQ有很浓的情怀。还是很喜欢,毕竟微信所有的功能QQ都有啊,而且QQ会员都开了十年。要不是周围人都用微信还是喜欢那只小企鹅!
  • 大静静_ab29:我还在用QQ 大概QQ上不能舍弃的,因为同学朋友最原始的联系方式是QQ,微信对我来说是用来工作的。我可以默背某一人的QQ,可以想起很多事情,QQ上也可以自己给自己留言,发泄不满的情绪,而微信做不到。对于我来说,QQ更像是一个箱子,是永远舍不得丢弃的,充满秘密,充满青春的回忆。
  • 15786fa251d9:QQ,华而不实!
  • 4d7bc4911dfc:微信越来越多的同事和客户,有什么想发表的都要三思后行,还是喜欢在qq上写说说,但qq上的好友已好久没联系,已无话可说😔😔
  • e1f2781d9db7:现在用QQ都是用的情怀
  • 猫洁洁7:QQ里的好友再也没有联系,我们的回忆也终于全都成了只是回忆
  • SinYeYe:其实QQ还是会上,毕竟它是这一代人的青春和回忆,念旧的人总是把情怀挂在心底,偶尔还会翻出来掸掸尘,怀念怀念。
  • fffffxxxxx:好像自从用了微信,就彻底与年少青春正式说了再见。找不到一丝丝18岁存在的痕迹。
  • wangyq123123:工作用QQ,生活用微信。呵呵
  • 慕北Y:我还在用扣扣,以上的事我也还在做,只是没那么疯狂的。但性质一样的
  • 我马就不:只是一个联络工具,不必在意用什么😀😀😀
  • 一诺安好:现在偶尔也会登录球球看看大家的状态,只不过大家都不怎么发状态了,可能是忙没时间,可能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我现在几乎不发状态了,偶尔传一下照片到空间也是自己可见!球球已经快要淡出人们的生活了。
  • 7d39e188e575:说得真对,当年的我们对qq做的事情,黄砖也冲到7级了。
  • 9510fb3e0625:记得,看到高中暗恋时的人头像变成彩色,自己的心情也跟着被点亮。但是我觉得也没啥伤感的吧,微信现在更普及就是因为比qq更有优势更方便吧,什么事都拿来怀旧伤感?
  • 三古月南:我的好友大都在QQ
  • 846b239319e8:活的清楚一点,QQ原先不叫这个,抄袭国外的一款聊天软件,可以科普百度。现在你是用TIM还是被QQ的内置应用所吸引?是微信的聊天还是现在的小程序?是你所用的应用带给你经济还是便捷亦或者被零散的碎片和广告吸引?不管怎么变动,情怀总是过去,希望你自己坚持现在都一个小目标。
  • 爱笑的丹儿:好有感触啊,再也回不去了
  • 光桥说名著:80后:QQ是回忆,是青春的全部,微信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90后:QQ是用来加群打王者的,微信是用来泡妞的;
    00后:QQ是用来聊天的,微信是用来收大人红包的。
  • 0371f17ad7f1:唉!感慨!
  • 雨林中的阳光:一直还在用,是因为工作需要😂
  • 甘盛斌:从QQ到微信的转变确实是潜移默化的,我毕业一年多了,大一大二那会我都真的一直在用QQ,我记得在大一交的女朋友,当时在QQ上挨个挨个问好友认不认识这个女孩,后来还真问到了。印象中大三那会都会经常在QQ空间发说说。不知不觉现在都在用微信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 8722c81bd51d:孤独如我,qq微信都不聊
  • 非文98:感觉现在很多不是聊天软件的软件都能聊天,比如支付宝、网易云音乐之类的,我和男朋友在很多个软件里都聊过天,从以前的新奇改变到一种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我并不惋惜反而感慨世界发展的迅速
  • 保德:还是QQ用的多,微信对话内容基本是红包,转账
  • 7d7c6c5016c4:90后用QQ的很多好吧,还有qicq怎么变成第一款聊天软件了🤔
  • JosephLuo:还是喜欢QQ,微信都是用来和家人发视频和交易的,哈哈哈
  • 月亮的丫丫:现在感觉发动态都显得矫情,不再像以前那样想吸引注意。
  • nvRelax:现在不用QQ,用TIM😂
  • 443d52aa28f1:还是比较喜欢QQ啊,QQ可以把群放群助手里想看时再去看,把资料文件什么放群里找也方便。^_^可以把不是很重要的聊天框删了,要找时记录也还在。可以干干净净留下置顶的一个两个聊天框,看着好舒服。微信一溜的往下滑,全是些乱七八糟的群消息什么的,不删难受,删了又怕之前那些需要的资料没了,好烦人。
  • 诺年读书:今天刚在空间写完2017年的总结。我是90的,从2004年开始接触QQ,一直到现在的2017年,13年的时间,空间从未定格。虽然好友都陆续转向微信,但我自己始终舍不得离开空间,记录了我太多的故事和回忆。看作者的文章,看的特别有共鸣。但QQ和空间里,我还会一直待下去…
  • 烙饼章鱼:以前有很多网友,后来都渐渐不联系了,现在连qq号都找不到,记得那时喜欢一个网友,天天想着她,但是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好傻。
  • 决明子_:QQ不会再聊天,但是习惯了一个人自说自话的发表说说,别人也就看看而已,也不需要别人去评论了
  • Delic:还在一直使用qq,有时候夜里失眠的时候会翻翻相册,翻翻自己留言板,满满的都是回忆,舍不得丢弃。

    用微信也只是为了跟亲爱的家人聊天视频方便。。
  • 8fca2f8514be:以前会因为他把我放到单独分组欣喜很久
    看了一下分组发现还是五年前分好的
    于是像当年一样把分组改成非主流的样式
    改天可能还会装修下qq空间?
  • 童童谣言:我是个80后,QQ 每天都在用。说说,相册,群聊,发文件……
  • YOUR小亓:兜兜转转,还是离开了
  • 智宸先生:我是一个从不玩网,早已脱离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林妖妖的盛夏光年:目前我还用QQ,感觉QQ用于工作比较好,主要用来传输和接收文件。
  • 星小飞:小时候为了防止被爸妈看到上网,就天天隐身
  • 你很可爱也很辣鸡:还好没有离开QQ 比起微信还是喜欢QQ 确实会为了一个头像斟酌很久 确实头像也绝大多数代表了心情 确实自己心仪的人头像从灰色变成彩色会心中小鹿乱跳 那个时候还是小学 还是初中 也没有很多游戏 偷偷摸摸登QQ只是为了升级 星星变成月亮的喜悦 然而现在变成了太阳也没有那么多的惊喜了 为了跟自己喜欢的人聊会天使劲了浑身解数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还管的很严 还记得寒暑假玩Q宠企鹅到深夜 还记得自己的Q宠从一个蛋变成一个真正的企鹅的时候 还惊喜的心情很难再有了 智能手机Wi-Fi盛行的现在没有那么多仪式感了……曾经把能够上网聊天当成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现在大家追求的东西也都变了 层出不穷新颖的游戏各种App好像也都不能让大家心跳100分了
    “那时候,我们下线前会很认真地说:

    ‘我下了,886’。”
  • 空心菜123:我以为只有我是有事就说事,没事聊什么天的人😂
  • 2fe945c5ea03:QQ和微信每天都会用 不同的是QQ没有以前那种感觉.微信不再刷朋友圈
  • RedRose丶:一直喜欢用QQ,连续在线一千多天:worried: 除了几个技术群,三两好友,很少聊天了
  • 低头30度的冷漠:不错啊👍
  • 橙子姐姐Y7:上班时,还会登从小学四年级就注册好的QQ账号,用到现在已经有53级别了。
    微信用的比QQ多,毕竟现在大多部分的朋友都在使用微信。
    每次一起床发来最多信息的是微信里的那些好朋友们。
    而QQ现在我有的时候会聊天,但是有的时候只是拿来发私人日志跟发说说个性签名。
    看着QQ上的433个好友,有200多个都是黑色头像。
    才发觉,真的是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呢!:smiley:
  • 葳薇:我还是喜欢QQ > 微信,微信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时兴起,骗子扎堆。

本文标题:离开QQ的90后: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的19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m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