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腰分舵早报(2019-6-12)
祝大家周三愉快,这是我们第104次早报
今天的板块是技高一筹(9)
手册之坑(8)—TF3-2如何做好A1自测量表呢?
手册在TF3-2引入了自测量表来激活学习者的经验,还说明了制作方法的原则:
1、找出技能相关表现或行为的语句;
2、用我开头,加工描述行为或表现的陈述句;
3、避免歧义;
4、不要出现经常,有时,但可以出现总是,从不;
5、不要出现2个分句
6、量表化数字,请学习者根据真实表现来评分
为什么我说这个技能点有坑呢?
第一个坑,手册举例一般都是5例句以上6个打分选项,对于这点解释是为了避免中间项得分,而很多拆书家可能还没有留意到手册例子上这点;
第二个坑,量表的设计是一个技术活,涉及到信度和效度;
在统计学里面信度指可靠性,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指有效性,指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可惜我们有限次非专业设计量表很难达到这2个指标。
第三个坑,量表设计原则没有提到一般人常犯的错误:一会儿是正向陈述,一会儿是负向陈述。单个选项的价值取向没有保持一致性,会让被试无所适从。
第四个坑,量表设计原则忽略强调测试项须围绕主题展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测试选项不聚焦,被试不明所测为何物。
回到量表的核心目的,是催化学习者的过往经验,所以我们只需要尽量达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毕竟我们不是专业设计量表的。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步,聚焦学习目标,确定调查的主题。
第二步,从拆页中提取的how的步骤,根据步骤提取关键行为的词语。
第三步,确定描述的方向,是正向还是负向,统一一个角度。
第四步,用我开头,根据主题,关键行为加工成一句句描述行为或表现的陈述句。
第五步,小范围测试量表是否有歧义,汇总得分区间,进行汇总描述,被测人是否可以明确测试的主题。
参考资料:
1、手册
2、聚东大哥简书及拆书成课讲课
下篇预告:
技高一筹(10)——手册之坑(9)—TF3-3 如何做好拆页搭配?
内容供稿: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