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说:目标并不一定总是用于去达成的,很多时候它仅仅是为了给你方向感。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不以为然的态度。目标就是目标啊,不去完成,有什么意义?直到我第三遍看《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看到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目标分为很多种,而李小龙说的应该是最根本的目标——人生目标,也就是使命感。
有了使命的主线,其他的一切就都有了先后主次。而确定自己使命,绝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去测试、去收集自己的数据,去发现。弗兰克尔说,我们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自己的人生使命。
1,面对死亡。“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当最后的期限来临时,再多的话语,再大的激情和决心,也都统统失去了意义。盖棺而论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拥有怎样的评价?你希望自己有怎样的成就?你希望妻子、子女、父母、同事对如何看待你?
无数的片段和想法涌向脑海,太多太多以至于无法抓住其中之一。这样的过程,需要我仔细、深入的思考,把内心向往的、过去经历的、吸引我前进的种种,一一罗列,再分主次。
我喜欢研究个人习惯,《微习惯》、《习惯的力量》、《刻意练习》、《原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把时间当做朋友》,我对这些书有着天然的兴趣。
我善于研究方法,有着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做一件事之前先思考如何做是我的习惯。
我喜欢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叙述出来,以达到影响他人的目的。为此,我会继续研究营销原理、心理学的知识。
我喜欢科技,我希望用更先进的手段,已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在此之前,我应该搞清楚自己真正所需是什么,真的目标在哪里。自己做到了,才能帮助更多人看清,以至于帮他们做到。
这样的收集还将继续下去,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属于我的使命。
2,找到那些可以成为个人宣言的材料。
《原则》、《把时间当做朋友》、《财富自由之路》、《穷查理宝典》、《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些书可以帮我确立个人生活的准则。
《人类、未来、今日简史三部曲》、《必然》、《智能时代》,可以帮我看清未来发展的方向。
书就在那里,这次是为了我的目标而读。
3,前行中继续完善
有句话说,不做好准备就准备好失败。但是,你几乎永远无法做好百分百的准备。在前进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所在,才能有更清晰的认知。
5G就要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