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案可能有很多种,有的时候灵感乍现我们可能会有很多表达的想法和欲望,但是此时我们最好管住自己的嘴巴和键盘,不然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得不偿失。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说的越多,做的越细致越好。
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我们可能为了让合作的进展加快进而给予客户不同的建议让对方选择,看似是一番好意最后可能会因为我们话太多而让自己处于被动的状态。
下面说说我们可能因为方法或者话术用的太多而犯的几个毛病而不自知,
第一,临时涨价,不管临时涨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成本上涨,还是说当初给客户报了个低价仅仅是想吸引客户,临时涨价都是一个很大的忌讳,尤其是在进行了一个长期的谈判,客户明显马上要下单了,结果我们一核查自己所做的产品价格已经上涨很多,此时不管我们如何给客户说价格上涨,大概在客户的印象中就会认为我们是看对方有成交的欲望所以才将价格上调,大多数情况下客户会很不爽,而且此时有可能他会直接选择比我们加价后价格更高的供货商也不会选择继续和我们周旋。
所以对于价格上,我们需要经常的查看我们的产品价格是否会更新,或者给客户标注价格期限,等到期限到的时候自己要去对比一下当前的价格幅度是不是会很大, 需不需要给客户做出调整,而不是报给客户一个价格后就不再关注市场动态,等客户决定要下单的时候才去核实现在的货物价值。
第二,频率或者幅度太大,不断更改确定信息,对于客户来说他们更改产品参数或者产品型号以及数量订单,我们多数情况下会选择配合客户,但是我们却不能自己频繁的更改产品型号或者参数,
第三,比如当我们和客户确定要某个产品的型号的时候,突然发现库存不足或者难以完成生产,此时我们建议客户修改方案,又或者是我们在做大货的时候批量出现色差或者型号错误,却希望客户来承担这笔货物的损失,或者将错就错的让客户买回去销售,这都是不合适的,客户采购的是他需要的产品而不是我们做什么产品客户就要买什么产品。我们提供给客户需求的东西客户才可能会付款。
又比如我们给客户报价格,在一个星期里更新了三四次的价格,我们的目的无非是想激发客户下单的欲望,但是结果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价格变化太快,幅度太高,频率太多进而给客户造成一定的信息错乱和干扰从而觉得我们并不靠谱。
第四,轻易反悔,反复无常。比如我们当初答应客户在走货的时候给客户准备几款其他的样品随着大货一起走,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客户省下快递费,第二是给客户更多的选择性。
但是还没等走货的时候我们调查到这个产品不能跟大货一起走,此时我们跟客户交涉好信息后,客户也确定可以单独邮寄过去,但是此时突然间你又获得了其他信息说是这个样品很难买到手,价格不菲,你又将信息传递给客户说这个样品很难买,希望客户付费,客户没有回信,没过多久,你发现自己搞错了这个样品不仅可以和大货一起出,而且还找到了货源,又将信息发送个客户,虽然整个事情的每一步消息都是很及时也实时准确的,但是整体给客户的印象却很差。
所以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 最好尽自己所能将所有信息尽力调查清楚后再给客户回复最终的消息,即使是后期发现新的解决途径,如果在此消息之前已经和客户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那就不要再多分享后面了解到的信息了,除非我们确定这个事情的走向趋势对客户越来越有利才可以。如果起伏不定,那就最好按照之前约定的去执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