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个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历史脉络
◆ ◆ ◆ ◆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湘黔交界处的芷江城里,日本投降代表、驻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前来与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及美军有关人员举行洽降会谈。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东京时间),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日本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降书
9月3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
◆ ◆ ◆ ◆
1931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继续奉行“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日军占领东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千多万同胞成了亡国奴。
1932
一二八:浴血抗战 保卫上海
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前后历时2个月,中国军民屡挫强敌,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中日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1935
一二九:掀起抗日救国新高潮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93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及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
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并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国共两党的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陕北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
淞沪会战 粉碎日本速胜美梦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进行,中国军队坚守上海达3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1937
平型关大捷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的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
南京大屠杀 我同胞遇难超30万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展开南京保卫战。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仅两天时间,中国军队的抵抗就被瓦解。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连续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手段残忍,举世震惊。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遇难人数达30万以上。
1938
台儿庄大捷 围歼日军一万余人
南京沦陷后,中日双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激战,统称“徐州会战”。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中方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台儿庄大捷”。战争初期难得的捷报,鼓舞了全民全军的抗战斗志。
1940
百团大战 毙伤俘虏日伪军4万多人
1940年8月,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战役。“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共毙伤、俘虏日伪军4万多人。“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2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
1942年2月25日,约10万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走出国门,进入缅甸,协同盟军对日作战,抗击日本法西斯。远征军出国作战3年零3个月,中国军队经过艰苦作战,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钳制和重创缅北、滇西日军,揭开了对日反攻的序幕。
1945
对日寇最后一战 全国规模反攻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解放区,打通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国际上,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1945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这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庆祝抗战胜利。
今天的中国
早已不是昔日的中国
这和平,来之不易
今天,我们致敬先辈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更警醒你我
铭记历史!
反思战争!
祝愿世界和平!
同全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73周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