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激情,于是,满腔的热情也有了安放之处。
卡拉瓦乔、籍里柯,都是我喜爱的,这类艺术家画工扎实,风格鲜明,注重写实,善于捕捉人物动态神情,爱运用光阴似影效果烘托主题,他们的作品事动态的,声、光、动作,并且,他们极富个性,不愿随波逐流,与其单纯地充当贵族富豪的执笔者,更愿意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创作。从卡拉瓦乔的《酒神》上腐烂的水果,到籍里瓦的《美杜莎之筏》上因丧子而绝望的老人,这些不美丽的事物却展示出了生命之美。谁说诞生才是美?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里,有诞生,有抗争,有妥协,有不甘,有狂喜,有结束,正因为有这些stage,生命才是美妙的。当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完美的美丽”,(这是源于古希腊的美学),它就是哲学了。
矫饰主义给人更强烈的直接冲击,浪漫主义则发人深省,研究时代、事件、艺术家经历,再回头去看作品,艺术史真的很有意思,涵盖太多信息,值得花时间研究。
与西方古典艺术相比,西方现代艺术却很难吸引我,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种种,无法引发任何频率的共振。大胆地评价下,西方艺术开始成规模是从古希腊时代开始,从那时起,人物形象越来越逼真、写实,画面越来越饱满,细节越来越复杂,比如从古希腊开始,那些雕像人物的衣服褶子都被完美的复制出来,所以不管是绘画、雕像还是建筑,都在走一种“繁复”之美,也许西方人对延续了将近2000年的“繁复”之美厌倦了(法国大革命就是很好的例子,厌倦了华丽虚无的巴洛克),所以才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投入了现代艺术的追逐中。线条更简单,下笔粗犷,就像没有草稿,画面清爽,利索,即便是像《xxx》(不好意思,名字想不起来了,但记得画面),表现公园周末下午热闹聚会的常年,也是用不同明快小色块的叠加,再配上光线的设计,从近处也许只能看到色块的叠加,你都不知道作者画的是什么,但在远处就知庐山真面目,这在古典艺术作品中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还有就是画面内容更不明确,如果没有作者挑明,可能10个人看完,会得出10个结论,而古典艺术作品基本是围绕宗教、神话、国王、贵族,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即便是北方艺术家画的那些“穷人”,也是很直观滴刻画,所以回过头讲,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也是彻底摆脱思想束缚的开端,没有封建领主、没有国王、没有主教,大家一齐迎接现代社会。
而我喜欢西方古典艺术,一是因为中国的古典艺术都偏抽象,注重写意,所以西方古典高度还原现实的繁复显得别具一格;另外是因为从小对宗教异常感兴趣,古典艺术家笔下/刀下的人物,完美地符合了我对宗教人物的想象,除此之外,那些壮丽的建筑(主要是指为了宣扬基督教而建立的)会给人一种“接近上帝”的感觉,交叉肋拱、彩色玻璃窗天堂、巨型的壁画、顶画,带人走进了一个由地狱、审判、天使和上帝组成的世界,真是sosososoososososo 令人激动啊;最重要的则是,我能感受到作品里的张力,就像在某类音乐里找到了共鸣,欣赏艺术不就是为了爽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