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数人都处在一种低效率的勤奋中,每天被各种知识各种信息弄得非常焦虑,小丸子教你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以问题为导向,功利的少阅读,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及分配时间资源。
前天在老薛的推荐下看了古典的文章《功利读书法,五倍提升认知效率》,今天又读了苗三原的文章《愿你从此不再因学习而焦虑》,主旨都比较类似,看完非常有感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低效率勤奋,快速获得我们想要的成果,更好更快地成长。下面小丸子来为你好好分析一下。
低效率勤奋
你是否也经常出现下面的焦虑呢?
进入币圈,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
各种微信群、进进进;然而真正看的信息却及其少。
各种公开课、听听听;能起到指导作用的几乎没有。
各种小密圈、买买买;最后发现没有一个看的过来。
反正就是把自己搞的比高考冲刺的学生还要更加有紧迫感。
本来这样是为了解除“焦虑”,结果呢?越这样越焦虑。
我相信现在看文章的你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这种焦虑,小丸子也曾经经历过,每天从起床开始的时间就被这些微信群、公众号、小密圈、得到专栏等等占满,不可否认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绝大多数仅仅是听听看看,之后呢?当然是该干啥还干啥。这种就是一种低效率勤奋。
人生最公平的只有两件事,一是人人都会死,二是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既然时间基本相同,为什么我们和牛人之间的差距会有这么大呢?事实就是:
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真正的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所以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
极其功利的少读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的最近发展区。简单的说—— 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我们也就是必须具备了上面这三个条件,效率最高,学得最快。现在回想一下,你每天阅读的文字有多少是符合这三点的呢?我想应该会筛除掉大半。更多的以问题为导向,对需要阅读的内容进行筛选。我自己已经很久不看朋友圈和公众号了,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去搜索(微信的“搜一搜”功能非常强大,后面我们在专题介绍),或者点击某个大咖的朋友圈定期看看更新,并没有觉得错过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
从遇到的问题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去找寻答案,就好像上学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字去查字典一样,这样的学习肯定比捧着一本字典看要快很多。
这样我们就解决了阅读资料太多的难题。你要做的不是广撒网的读,读得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功利的读。也许你就得这样功利的阅读很反人性,颠覆了你的认知,这很正常,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内容筛选的几个方法
明确了阅读功利性原则后,我们就相当于在知识库里画了一个小圈,比如小丸子个人现在比较关注区块链和投资领域,那么一些文史哲的专栏、公众号等就被暂时排除在小圈子之外了。然后我们再看看这个小圈子里的内容,好像还是挺多的,搜索“区块链”的书籍、公众号、小密圈、币乎文章还是有非常多的信息。这就需要用到下面的几个方法了:
- 评论+目录筛选。书籍可以先看书评,中文推荐豆瓣,英文推荐亚马逊,上面的书评很有见地也较为客观,然后选出几本看目录,看看内容、框架、章节分布,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
- 列清单。把每个小密圈、每个得到专栏、每个公众号提供的内容列一张清单。把那些他们提供是你需要的留下,不是你需要,当下和将来都不需要或者有人做的比他的更好,那么果断退出取关。那张保留下来的清单保存在手机备忘录中,随时检索备用。
- 善用搜索。搜索是目前知识爆炸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目前微信、币乎榜、得到、知识星球都可以提供其内部的搜索功能,Google的范围则更为宽泛,学会一些技巧,可以快速找到你要找的精确内容。
时间资源的配置
阅读内容确定后,下面是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
- 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适合累得时候翻翻,恢复疲劳。
- 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性学习。
- 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需要有大段的时间,系统的阅读。
明确了这三种分类方法,以及应该分配在哪些时间阅读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时间资源。
我是小丸子,一个爱学习、喜欢和时间做朋友的持续成长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