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3531/13dc2bf16facf9a9.jpg)
就要开始共读《生命的礼物》这本书了。购买了很久,因为共读才打开它,不知不觉看了近半,一发不可收拾。
书中触动的点很多,会在共读的日子里慢慢分享,这里先不赘述。
随着年龄渐长,从45岁左右开始,思考人生的时间越来越多。
也许是特殊的那三年导致。三年里,有些人就像按下了暂停键;有些人却因此彼此之间渐行渐远;还有些人,借此精进修行,渐入佳境。不管怎样,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也是机缘和合,随缘就好。
今年,最好的朋友一年之中经历了父亲的病逝和家人的重疾。世事无常,跌落底谷的她看尽人情冷暖,对自己和周边的人和事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
人,只有在经历大起大落时,才会真正的看清自己和他人。经历是把双刃剑,喜忧参半,好的珍惜,差的,错的,远离。
看他人的人生经历,自然也会引发自己的一系列思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万事只求半称心。不称心时想想如意时,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总有人过着我们向往的生活,也总有人在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艰苦度日。
杨绛先生曾说过:“不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总有人仰视你,也有人俯视你,人不能抬头自卑,低头自满,唯有平视,才能看到真实的自我。”
看清自己,做自己,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评论和随意给他人定义,是做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却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
就像三毛所说:
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自勉并共勉之。
2023—11—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