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了》 每周一书 2019年16周
《民国了》——杨早
当年学习辛亥革命历史,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都被描述为“窃取了共和革命的果实”。后来看过68集《走向共和》后,有这么一个印象,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先生呼吁各省二次革命,再造共和,响应者寥寥,大体上还是国民党执政的那几个都督。这才促进了国民党的党内改制,也造成了黄兴和孙中山的分歧。这一段在我学的课本里,是完全没有提到的,仿佛共和革命就是历史的一个自然进程,时间到了,事情就发生了。
《民国了》有点像《走向共和》的男配角版,里面的人物都不是孙中山,黄兴,袁世凯,梁启超这类大咖。他们是电视剧里的那群配角,那些未曾讲述的省份和都督们,比起普通人,他们在这场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不仅仅在场,还不同程度上参与和影响了这场革命,很多的生命还在此走上了终点。然而,比起常被提起的历史人物,也许也只有专门的读者才会记得他们的名字。
如今我们认为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一样自然发生的这段历史。从当时的势力分布和影响范围来看,各省的独立不一而论,有很多不能不归结为命运的巧合。百人千面,历史的讲述,民间记录固有偏颇之处,但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更生动的人物。我很很喜欢作者最后的一段话:
“以前很多人说笔记,回忆录有它的不可信之处,有意义在于他为什么这么说,不在于他说什么,而在于他为什么把这个事情说成这个样子,把事情说成这个样子是要满足什么样的心态”
作者,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本书从武昌起义写道清帝退位,重点着墨于各省的独立过程。辛亥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各省的光复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过程,有的流血暴动,有的平稳过渡,发挥主导作用的,也不尽是革命党人。作者强调回到历史现场,从诸多具体的人物入手,重现辛亥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辛亥革命,依据的材料多为当时的报刊登载,日记,回忆录等。抛开宏观的意义,以微观的视角挖掘这场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呈现其中被忽视,被遗忘的细节。
书中的省份独立各有其特点,让我大开眼界的是“袍哥”在四川独立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在辛亥革命前,和满清朝廷最大的矛盾,是保路运动。清朝末年,大兴实业,铁路的建造很多是采取筹集民间资本,采取商办的形式。而列强更希望清政府通过向其借款,修筑铁路,进而控制这一经济命脉的模式。在清政府为了把铁路收归国有的过程中,不允许民间资本退款,采取的是把已有的民间现金,以股票的形式进行换取。在民间看来,这就不仅是收路,而且是夺款啦。
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谘议局的立宪党人,但保路运动能够自上而下,快速推行至全川,靠的是袍哥的力量。1911年8月,保路运动久未结果。川西,川南的袍哥领袖在资州聚会,改“保路同志会”为“保路同志军”。发起者叫张达三,是个武秀才,另一个身份是郫县新场总舵把子。与其一起发起并参与到成都独立运动中的张捷先,一个小学校长,同时也是灌县崇义镇的舵把子。还有姚宝珊,也是灌县舵把子。
蒲殿俊,罗纶等被捕后。9月9日,温江舵把子孙泽沛率领的同志军抵达成都南门外红牌楼。张达三带领的同志军,则在犀浦一带与赵尔丰的巡防军主力对峙。这才有了成都的孤城之围。
当时的同志军,不允许扰民,如有违反,按袍哥规矩,当众自裁。死前还要在大腿上自穿三刀,所谓“三刀六个眼,自己找点点”所到之处,甚至不用自带粮草。自有当地的码头酒饭招待。全川袍哥一家,有人的地方就有供应。
成都独立之后,各方势力交错。赵尔丰兵权未释,新军各怀心事,立宪党争权夺利。川籍军官代表,军政部长尹昌衡则一手拉拢本地军人,一手加紧联络袍哥。在后续的巩固中,能顺利不起战端而杀赵,靠的也是袍哥内部的关系,先行诱降赵尔丰的卫队,再没收了旗人的武器。成都才恢复了暂时的平静。
这就是四川特色的袍哥革命。辛亥革命成功,各地均借助会党之力,但是在四川,立宪派不过充当旗号,同盟会更是敲敲边鼓。如何革命,其实是由袍哥社会的法则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