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东郊路。东郊路严格说来已在城外,没有城外,那来宋城呢?记忆延伸至城外也就很正常了。
东郊路由东河大桥起,往东延伸至马婆岭。东河大桥位于原百胜门旧址,此为当年彭德怀打赣州的旧战场,今有碑纪之。穿东河大桥桥拱,过一涵洞,有水从西南来,此为壕塘之水,到此的落差,形成一跌水,少年时称其为“瀑布”。涵洞下,有壕塘(护城河)穿过,直入贡江。如站在贡江看,涵洞下水流亦分级跌入江中,水量变化无常。人车行走,无有涵洞之感。
此东,右侧有路,名“横街上”,由于城内南京路旁有巷子同名,故往往冠以“东门”字样,以示区别。东门横街上后,是一溜骑楼,下面是店面,有卖杂货的,有饮食店。也许有门通往后面的小巷,那巷子名“背街”,上骑楼楼房的门就多数开在背街,这样也就节约了一点店面用地。店面从来都比住房贵。骑楼楼上多为木板房,窗页也多木板少玻璃,开窗时是用木棍撑起,一派宋代风景,那棍子若掉下来,也许会打着东门庆的大官人。曾经在一家人楼上住过一夜,感觉夜来街上并不安静,很吵,尽管是冬夜。那次是在那人家借书,《天雨花》之类。算来已是五十年前旧事了,那人家的烤番薯特别好吃。背街在东郊路上有一出口。过背街的巷子口,再三五人家,就是马婆岭。
东郊路之左侧,也是一排骑楼,此骑楼之纵深直抵贡江边,因此,如在贡江张望,则有吊脚楼之风景。依江而建吊脚楼,既有江景房之妙,又节省土地,足见人民智慧随流而布。此段店铺,有百货,有药店,有南杂货店,也有虽为店铺但为居家使用的,此乃经济计划年头之特色一。左侧有二三处狭窄通道至贡江,红石台阶,枯水时节,至沙滩。此为便利周边百姓下河洗涤及其他生活项目。涨水时节,由此下水,可从江上捞起上游冲下的木头木柴,扛着战利品走在东郊路上,是一条街少年的荣耀。至东头,有大码头到江边,时有挑担的在此贩卖蔬菜鸡鸭和鲜活鱼虾,后来就发展成了菜场。菜场正对马婆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