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作为生命的转折,反而会来得悄无声息,却足够给你的内心,一方新的境界。
以自我救赎的心情,读完了《少有人走的路》,哭反而比笑更多。仿佛找到了知音,伤感凄戚了十几年,忽然被理解,被询问,被指明方向,不能不说是震撼之余还有被莫名关注的感动。
很喜欢前言中的一句话: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
她是漫长的,用一生的时间来做自我修复、自我提升的功课,不以年龄增加、和生命衰老为标准,而以心智达到“成熟”的状态。然而,“成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在读完一遍之后,依然不能予以贴切的解释。
真的是毕生的任务。
派克医生(作者)在《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里,开篇重笔提到的是“自律”。他说,人们抱怨生命的根源是不能正视人生的苦难。而“自律”才能消除痛苦,其实就是主动要求自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解决问题,近乎自我逼迫。
没有一个人“自律”时,不经过挣扎和对本我的抗衡。享乐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因此自律在初期时显得尤为苛刻。它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第一步,就违反了“及时行乐”的心理。
“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以此来推迟内心的满足感。
很难么?
是的。因为此项原则的最佳培养期是在少年时候,错过了,不可补救,反而要在生活习惯成型、价值观念稳固的成人时期,从外自内的打破,再重塑,真是对自我的挑战。
“先吃苦,后享受”,这句话并不新奇,父辈的人常如此提醒。然而,我接受的教育里,没有纳进这种设置,它只作为一句话,存在我的认知里,却不能真正转化为我的行动。
先吃苦,恰恰是从一种心理上认知的苦。因为心理上并未认识到苦后面是甜,是等待和希望,所以会抗拒,会难受,会因为眼前的艰难而屏蔽掉后来的顺利。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死在了半途而废。
“推迟满足感”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从心里上,接受目前的坏情况;从认知上,看见未来的好结局。
剩下的就是行动了。
有前辈曾告诉过我:“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心灵的变化”。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然后就找了一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行动起来。这过程没经历多久,我就发现了这件事的意义,还找到更好的办法,心情也由此跟着缓慢变化,变得平静,笃定,不再困惑。
原来,只要迈开步子,关注点就会从“要去哪”转变成“走下去”,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会朝着“走下去”倾斜,不会再有多余的情绪迷茫,困顿。因为真正走起来的时候,会发现,时间是不够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专心致志的走好眼前的路。
因此,我在想派克医生“自律”的定义里,似乎还隐藏了一句:马上行动。
因为行动起来,就是承担了当时当下受苦的责任,并且忠于了痛苦的事实,让心灵和行动保持平衡。
几日前,和朋友谈心,他跟我倾诉内心的挣扎与恐惧,执着一段没有结果且并不平等的感情,不想放弃。
我听完了,第一句话就是:你不是不想放弃,而是怕承受内心的痛苦,你只是舍不得让自己难受。
所以才在想爱与不能爱之间受尽煎熬。
派克医生说:“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
这句话的意思,解释的直白一点是:选择理性,比放弃感官享乐更让人难以接受,情绪崩溃。
而理性就是平衡。
理性的思维,会权衡利弊。保证各方面的状态在一个阶层上,而不是让自己有偏差,有倾斜。
我是一个自身矛盾且不能统一的人,认知和行为,不再一个频道上。
这是件很可怕的事,它会阻碍我对生命的选择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一边要照顾内心的承受力,一边还要考虑现实行动力,本身就相对弱小的我,两者之间互相牵绊,就陷入会走一步,退一步的窘境,变得更加自卑。
那如何平衡?
平衡,就是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心到、眼到、手到,且三者之间不能出现太多时间上的距离。
平衡,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练习。这就回到文章开头说的,必须保持自律,只有自律,才能提升自己,才能保持平衡。
而且,平衡还面对着放弃与新生,放弃已有的自我,如果这个自我的心理并不健康。放弃不是一瞬间的行动,而是缓慢的过程,要一点一点的修正身上的缺点,同时,还要一点一点的建立新的人格。
一个人能够放弃,其实就已经表明他是最好的决策者,在承受决定所带来的痛苦时,还丝毫不影响他做出决策的能力,就是人格的健全。
前辈说,我常抱住生命中一些固有的东西不放,其实是我拥有太少的原因,没有新东西能够即刻填补失去的空白,导致不敢随意的抛舍。
想想果真如是。稀者为贵的理论,在这里也适用。内心不够丰盈,精神不够充足,才固执强硬的抱住属于自己的那一小点世界,不敢丢,不敢放,因为,丢了放了,我就没有了,还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再挣回来。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我“心灵地图”太小的原因。固守一隅,其本质是无他可守。
如果我要做到坦然的面对放弃,就必须让“心灵地图”扩大,要自己,离开这里还有生存的空间和能力,我才不会害怕,才敢对生活进行不必要的抛舍。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首先需要有独立的人格。
有独自面对生活压力的能力,有独自承担痛苦的心理,有不依赖外界,独自支撑自我的精神。
我自小被关注的较少,导致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希望站在舞台中央,希求得到更多的掌声和目光。
我的自我认可,必要来自他人的赞美,我的自信,也必要来自他人的鼓励,甚至,面对那些主动对我好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我的成长里,不缺少爱,同时,爱的方式却并不正确,因为我缺少的是陪伴。
这在很多年以后,我才深刻体会到,一个自小缺失陪伴的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
尤其当孤独的时候,整个人的心绪是慌乱甚至恐惧的,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事,没有办法安放内心的忧虑,只想找人,哪怕只是无营养的聊天,也觉得安慰。
所以说,自律,是一件很难的事。自律,先要能和自己相处,才能给自己制定计划和规则,才有可能,坚持成一种习惯,融入生活。
幸运的是,我行动了,虽然步伐缓慢,步子很小,可我相信,我会重新成长的很快。因为,行动起来,心情自然就跟上了,开心的走路,永远都不会觉得远,不会觉得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