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的母亲一直纠结着,不知道将来该把她的宝贝缝纫机传给谁,传给长女吗?传给长子吗?到现在她也拿不定主意。她觉得缝纫机实在太珍贵,那是家里最重要的宝贝,是传家宝,一定要传给合适的人她才放心。她背着我们,成天和她的老姊妹老邻居探讨,究竟该把这台缝纫机传给谁,这是她的人生大事,在她心里,不亚于皇帝传皇位的分量。
这台缝纫机五十多岁了,上海牌的,它是我们家的功臣,现在就放在母亲家最显眼的位置,耀武扬威,霸气十足。
好几次搬家时,母亲都是先把缝纫机小心翼翼打包好,给她穿上棉被,包上毛毯,当两个壮小伙用力抬起缝纫机时,她就紧张地大呼小叫起来:轻点!轻点!再轻点!常常把抬缝纫机的人吓得瞬间不会走路,蹑手蹑脚挪动起来。
听母亲说,缝纫机来之不易,是当年家里养了一头猪妈妈,父母起早贪黑精心伺候,猪妈妈生了好几窝仔,卖了猪仔买的,总共花了二百块钱。二百块钱,对我们家当年,是一笔大数字,缝纫机也就成了我们家巨大的财产,那感觉,相当于今天家里拥有了一台宝马车。
没有缝纫机以前,我们全家的衣服是妈妈手工缝制,因为速度慢,我们常常没有衣服穿,老大的衣服传给老二,老二传给老三,传到小弟弟的时候,已经破烂不堪,那也得穿,不然就得光屁股。母亲找出和破衣服颜色相近的布料,把窟窿一个一个补上,两个胳膊肘,两个屁股蛋,两个膝盖,补出来的衣服花花哨哨,小弟弟穿上满村乱跑,他不觉得穿破衣服羞,而且,小朋友们情况差不多,都穿的很破旧。
小弟弟调皮,一刻也闲不住,总是上蹿下跳,衣服传了好几个人,穿的时间太久,已经磨薄了,一不留神"刺啦"一声就划个大口子,母亲的笤帚疙瘩就噼里啪啦打到弟弟身上了,然后是弟弟委屈的哭泣。
自从有了缝纫机,母亲做衣服的速度快了,我们穿破旧衣服的时候少了,小弟弟也不用挨母亲的笤帚疙瘩了。父亲心灵手巧,他会买布料,会裁剪衣服,快过年的时候,他拿上生产队发的布票,拿上钱,去供销社扯回布料,我和姐姐是花布料,弟弟们一般是蓝色布料,他拿根皮尺开始从头到脚细细量我们的衣长,袖长,裤长,然后裁剪。他一裁剪好,母亲的缝纫机就哒哒哒响开了,我们好奇地看父母做衣服,心中无比喜悦,不再有心思出去疯跑。我们围在父母周边,有坐着的,有站着的,目不转睛地看着,迫不及待地等着新衣服,晚上等到很晚睡觉,早上早早起床看新衣服做好没。
终于等到穿新衣服了,满心欢喜地穿上,撒腿去找小朋友,向所有的小朋友炫耀一圈才肯罢休。
记得有一年过年时,我穿上新衣服太激动,又急着去给小朋友炫耀,所以穿上新衣服来不及让父母细看,撒腿就往外面跑。我忘记了门口的猪圈,那猪圈是从地平面往下掏的四方大坑,就在大门口,我跑得飞快,直接一头飞进了猪圈,扑了满脸满身土,气得母亲一顿暴打我。
因为我们家拮据的日子过了很多年,缝纫机也陪伴了我们很多年,对这台缝纫机,我们全家都充满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