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的流传程度之广,不想赘述。
毕竟,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人们似乎对远方有着谜一样的向往,而对当下的生活两个字概括:苟且。
核心观念是,当下的生活如此麻木不仁,我需要远方净化一下我的内心。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旅行这条路。找个风景如画网评特好的地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任性。任性完后,再度回归苟且的生活,上班工作,攒足资本,准备下一次的任性。
更有甚者,辞去工作在旅行。先把苟且的生活遗忘,先把所有的一切遗忘,我先行着。
拿自己举例,辞职换工作的档期,我一定会用来旅行。甚至曾经有过一份工作,就是带着大家去玩耍,这个是很好的差事,也收获很多。
但终极问题是,最后,旅行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是诗吗?还是远方的美好?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我无法代表大多数人说话,我只说我自己。远方,确有我未见的风景。
在烟雨江南,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闲适如此;在青海,大山大河的壮阔雄浑,油菜花海的浪漫美妙震撼人心;在云南,环绕在苍山洱海上的穿越云层的佛光让人眩晕;在北京,人山人海的老胡同里依旧有它的故事;在济南,不再喷涌的趵突泉述说着某种悲哀……
这是远方的风景,初见,惊叹。再次见,依旧震撼。因为风景不会移动,美是永恒的。
带着看过美景的眼睛,回到当下简单重复毫无新意的生活时,心里自然而然升起的两个字,或许真的是只是“苟且”。
几次旅行下来,我反思自己。没错,在旅行的那一瞬间,爽的要死。风景是美的,食物是没吃过的,我只需要负责美美美,拍拍拍,和吃吃吃这三样事。那种爽,是爽到飞起的感受。
然而,自己又带回来了什么?干瘪的钱包,和疲惫的身体,以及一堆那一瞬间爽开花的照片。
然后生活回归到没有出发以前,甚至更累,更怀疑自己。
你有没有试图问问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错?
为什么你要用“苟且”这两个字来定义你当下的生活。到底什么是苟且?
“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陆机
这是苟且一词诞生的地方,而作者的本意是:苟且之心要无。而当下的我们非要把这个词反复的挂在嘴边。
如果说这个词诞生之出的含义是不具有借鉴意义,那么汉语解释,应该多少可以给我们一点点的启发。
苟且,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马虎,敷衍。或意为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违背本心、违背道德、违背律法的事。
再换个说话去掉苟且,只用其代表意。
我们当下的生活只顾眼前利益,得过且过。我们当下的生活马虎,敷衍。我们当下的生活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违背本心、违背道德、违背律法的事。
我想很难有人能够正视这句去掉苟且之后,语句的本意。因为,这并非是我们期待和想要的。既然,这并非我所想要,我为什么要这样定义自己的生活呢?
大多数人的生命中70%-80%的时光,都是没有去远方的,可能因为少且美好,所以远方成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存在。可是这剩下的70%-80%的时光,我们真的就“苟且”着么?
很多人会说,现在生活的苟且是为了以后美好的未来。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完完全全的胡扯。抱有这样心态的人,多半没想明白,什么是美好未来。前不久看到过一句话,很有意思,是这样写的:“你怎样过一天,就会怎样过一生”。仅此而已。
也有人会说,我没有苟且,有一种成功是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我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我要完成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
这个有趣一些,只是可能需要想明白,什么是我喜欢,怎么定义有趣,具体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和做什么,总归没有坏处。
总之,眼前不苟且,远方美且好,诚实的活在当下的分秒中,未来就会在你脚下摊开。就这么简单。
高晓松的词,其实是这样写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愿我们都正带着赤子之心,义无反顾的走在找到那片海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