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聚会,几个初中同学都谈到了自己孙子了。想想,好像昨天我们还在教室里面朗朗读书,今天就在议论家长里短了。
时间过得真快,快到我坐在那一晃神,忽然有点想不起来,初中毕业至今,这几十年我是怎么过过来的。好像乘坐了时光机一样,把这几十年的时光压缩了,从我们的现在,一下子就过渡到了自己孩子的未来。
"我们现在不也挺好。不偷不抢,靠自己的能力,生儿育女,养活一大家人。还有闲钱过余生。"一个搞建筑的同学乐呵道。
"对嘛!闲饯不多,但是够花呀!"另一个搞建材的同学议论道。
现在聚会,越来越强调小型化了。十人以上的聚会,越来越少了。我们也一样。这种少少的亲同学聚会,感情链接更深,情感也更真挚一些。今晚的聊天,就是从孩子的未来聊起来的。
谈到孩子,不可避免的会谈到我们自己。
我们今晚的几个人中,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在上初中时,连课外书都极少见,更不用说家长来关注我们的成绩。能把我们送进学校,给书给我们读,已经是父母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了。
我就记得自己上初三时,有一天早上,父亲早早地把我喊起来,跟他们一道,把今天稻子割好才到学校。早上的霜真重啊!透过外面的外套,把我的开司米袖子都湿透了。下课时,有点冷,我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晒袖子。此情此景,终身难忘。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5746/cc3235e873fa635c.jpg)
现在,我们这几个人中,当年没有考上的,读书太调皮。只要勤快,在社会打工中,不但尝试尝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就有了一技之长。而无论当年考上或是后来考公的,因为有了单位的限制,反而一直平平。
我记得这个搞建筑的同学,在老师眼里是多么聪明的孩子呀!无数次地被老师拎到办公室。他经常脖子梗得老高,问班主任:"老师,要是我们都考上了,那农村的田谁来种呀?"老师气极:"就由你来种!"
80年代能考上中专,真的不亚于现在考上985大学。转户口的那天,就是接受全村眼光膜拜的开始。
而现在,他们在外面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在家里还是土地。究竟谁是人生赢家,真不好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5746/a649371b30f96c9b.jpg)
我们经常在谈,现在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卷。这个"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有,我也必须有。为了这个"有",家长们身先士卒,率先冲了出去,然后拖着孩子,一路披荆斩棘,冲向彼岸。
我们与孩子们不同的是,父母亲把我们送到学校,一切全靠你自己了。
学习好,皆大欢喜;学习不好,也很正常。为啥呢!因为父辈们是在土里刨食,学习书本上的东西,都交给了孩子自己和学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好像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怨恨父母的。考好考坏都正常。没有哪个父母把这个考试,跟孩子的未来和前途画上等号。所以,当我们有一天放下手中的农具,洗净脚上的泥土,到城里去拼搏时,也没有人觉得这件事是为父母而做,而是自己想做,或是被生活裹挟着,自己逼自己去做。
因为是为了自己,没有任何人的督促,今晚,我们在坐各位,当年未考上中专的,都在干农活之外,拥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过去是从无到有,所以哪怕有一点点,都让人备受鼓舞。而现在是多与少。
每家每户都有那么一点家底,因此对资源的争夺,就让我们铆足了劲,把孩子推到社会认可的那个高度。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被社会这个标准裹挟着往前跑。
因为有那么一点家底儿,所以孩子在一出生,就被钉在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把家底掏空了,也要拽着孩子往前跑。
我们有起跑线吗?"
"那时候哪有起跑线?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因为没有卷,我们一直到现在都是自由的。所以今天在座各位谈起往事,内心是喜悦的,脸上是带着笑容的。大家看看,你们唯有谈起孩子时,脸上才出现了严肃认真的表情。"
哈哈哈一一所有人都大声地笑起来,有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