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遇

作者: 秋水伊人99 | 来源:发表于2022-04-23 09:33 被阅读0次

    屈原

    袁版:“哪里有士子之不遇,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屈原是士不遇主题最早的主角,也是士大夫精神的最早承负者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以及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全诗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他的苦闷、哀伤不可遏制地反复迸发,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的回旋复沓的特点。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情操。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表示将用生命来殉自己的美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幽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的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已突破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杜甫),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

    贾谊

    《吊屈原赋》凭吊屈原而发抒自己政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

    既有屈原遭遇用蹇黜贤、颠鸾倒枭之罔极乱世的“旧悲愤”,也有天下统一之后诗人怀才不遇的时代特征。

    赋末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的行为,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沕深浅以自珍”。主张明哲保身,“远浊世以自藏“;最起码也应该游历九州,择君而相。

    另一种表现是,幽愤后的豁达 《吊屈原赋》中已露端倪到了《鹏鸟赋》,更纯然是齐同生死,乐天知命,然而幽愤而后豁达,豁达的根柢仍是幽愤。

    情感真挚,但感情节制,最典型的是贾谊的赋作,因残害被贬,但是作品当中除了自怜之情外,几乎看不到任何不平和抗争。

    东方朔 被闲置,以俳优豢养,久不得用。

    《答客难》

    《非有先生论》,专就士人之忠谏往往被帝王视为“诽谤“的现状设言,揭露“辅弼之臣瓦解,而邪谄之人并进。”在理性的洞明下蕴藏着深厚沉重的悲怨之情

    司马迁

    《悲士不遇赋》是把士不遇时的孤愤,直接而浓烈地喷发出来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不只是抒发一己的悲哀,而把整个时代士人共同的际遇、相同的感愤,一股脑倾泻出来。

    董仲舒

    《士不遇赋》除了郁闷愁思之外,便不知所从。这是一种失路而迷惘的痛切感受。

    陶渊明

    面对人生苦患,除了以老庄无为的玄学的人生观去对待,更重要的,是靠儒家思想力量,是儒家一片仁心与安与贫穷的道德准则。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他没有化为牢骚,而是对人生充满着一种仁民爱物的胸怀。《桃花源记》

    杜甫

    每欲喷薄而出,他的仁者之心、他儒家涵养所形成的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而出的悲怆抑制住了。

    陆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士不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ko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