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作者: 小婷android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16:32 被阅读0次

1.观察者模式简介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这个主题对象发生改变的时候,会通知 所有的观察者对象,让他们可以及时的自动更新。

观察者中的角色:

  • Subject:抽象主题(抽象被观察者),抽象主题角色把所有观察者对象保存在一个集合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
  • ConcreteSubject:具体主题(具体被观察者),该角色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给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发送通知。
  • Observer:抽象观察者,是观察者者的抽象类,它定义了一个更新接口,使得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己。
  • ConcrereObserver:具体观察者,实现抽象观察者定义的更新接口,以便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2.观察者模式简单实现

抽象观察者(Observer)

里面定义了一个更新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具体观察者(ConcrereObserver)

微信用户是观察者,里面实现了更新的方法

public class WeixinUs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WeixinUs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
}

抽象被观察者(Subject)

抽象主题,提供了attach、detach、notify三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
     * 增加订阅者
     *
     * @param observer
     */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 删除订阅者
     *
     * @param observer
     */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 通知订阅者
     *
     * @param message
     */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

具体被观察者(ConcreteSubject)

微信公众号是具体主题(具体被观察者),里面存储了订阅该公众号的微信用户,并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方法

public class Subscription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存储观察者集合
    private List<Observer> weixinUserlist  =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 .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String message)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weixinUserlist ) {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

客户端调用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scriptionSubject mSubscriptionSubject = new SubscriptionSubject();
        //创建微信用户
        WeixinUser user1 = new WeixinUser("杨影枫");
        WeixinUser user2 = new WeixinUser("月眉儿");
        WeixinUser user3 = new WeixinUser("紫轩");
        //订阅公众号
        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1);
        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2);
        mSubscriptionSubject.attach(user3);
        //公众号更新发出消息给订阅的微信用户
        mSubscriptionSubject.notify("刘望舒的专栏更新了");
    }
}

3.使用观察者模式的场景和优缺点

使用场景

  •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 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事件总线的处理机制。

优点

解除耦合,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从而使得各自的变换都不会影响另一边的变换。

缺点

在应用观察者模式时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的问题,程序中包括一个被观察者、多个观察者,开发、调试等内容会比较复杂,而且在Java中消息的通知一般是顺序执行,那么一个观察者卡顿,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异步实现。

4.Android中的观察者模式

android源码中也有很多使用了观察者模式,比如OnClickListener、ContentObserver、android.database.Observable等;还有组件通讯库RxJava、RxAndroid、EventBu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ne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