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上总有一些划不开的忧愁。是毕业后开始的吗?是独自一个游离大江南北造成的吗?还是从离开家后开始的。
我的家在滇东北,这里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四周都是大山。这里山清水秀,阳光明媚。你们向往的苍山洱海,风花雪月,丽江古城,蓝天白云。这里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彩云之南。对于穿梭在一线城市的我来说,回到这里才是生活最本真的开始。
这里的火腿很出名,香就香在它是柴火烤太阳晒的。火腿臊子下过桥米线,玫瑰做的饼,这里还是排名前十的避暑胜地,这里很好,我却离开了她。
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盼望快些长大,离开家乡。现在如愿以偿后,最想念的是她。那山那水那抹绿,那河水叮咚,那绿树婆娑,那古道热肠,梦的,想的全是她。
小时候是一个野孩子,满山遍野的跑,野葡萄,野山楂,野果子没少吃。水里的鱼,林里的鸡没少捉,大人们都说,你一个小闺女怎么这么调皮呢!以至于后来同行的伙伴就我一个人离开家乡,去远方。
浓雾中的她,晨光中的她,下雨时的她,总是那么美,在我心中。
山里住着一群朴实,可爱的人们,他们的子孙世代守候着这片山,这片田。
太阳冉冉升起!
阿嫂问:熬着什么呢!王婶子
王妈妈:闺女要回来了,把火腿炖了给闺女回来吃,在家也老爱吃。
阿嫂问:你看你这当妈的就怕闺女饿着,在外面还少她吃的。
王妈妈:外面的怎么和家里的比呢!
阿嫂:也是,这还没过年呢,小闺女回来做什么。
王妈妈:你不知道她大姨娘,硬说要回来考试!
阿嫂问:回来考什么试,来回得浪费多少钱。
王妈妈:是啊!得浪费不少钱,闺女想回来就让她回来吧!出去大半年没见着,怪想的,也不知道是胖了还是瘦了。
阿嫂:亏得是你,还让她出去,你看这都23了还没结婚,你看我们家梅梅,嫁了隔壁村吴村长的大儿子,吃喝不愁的,你怎么想着让闺女去这么远的地方(一脸不赞同),上了这么多年学,照样出去打工,白学了,你看看你这家里,供她上学都成什么样了,儿子以后结婚还要房子呢!
王妈妈:是啊!当时我也不愿意,是她阿爸同意让她出去看看,她阿爸这辈子就想闺女有出息,以后享闺女的福。
阿嫂:你说这孩子出去晃荡惯了,在外面找个男朋友嫁了,以后隔山调水的,你们老两口了可怎么办。
王妈妈:那不还有弟弟吗?姐姐孝顺,要是真在外面赚了大钱,我和她阿爸也享福了。
阿嫂:这小闺女也真会选时间,这回家就赶上中秋了,难怪你猪蹄,泡菜准备这么多,就怕闺女没得吃。
王妈妈:是啊!一家子大半年没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阿嫂咂咂嘴走了。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阿爸阿妈的期望,希望在远方闯出一片天。
阿爸希望他的闺女能走出大山,阿妈希望她的闺女能远离那一片农田,而我,希望像白领那般坐在空调屋办公风不吹日不晒,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鸟语花香的家乡,那里的人们或许思想传统,但邻里和睦其乐融融,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但都渴望他们的子子孙孙走出大山,闯出一片天。
这个中秋,或许电话,或许短信,或许千里寄回去的礼品,都不如回家去陪他们吃顿团圆饭来得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