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以蒋介石为首的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台湾,自那之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再也没有见过面。然而二人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在国内外局势的变动中,国共两方曾多次争取过两岸的沟通,直至蒋介石临终前两个月还曾密邀毛主席访台。
诚然,对于蒋介石而言毛泽东和共产党是一生的对手,但他心中不论大陆还是台湾都属于“一个中国”,统一是必然的。
当美国几次计划分裂中国时,蒋介石方都明确了表示两岸统一的态度。一次是1950年6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公然宣称“台湾地位未定”,作为回应,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仍为各国所公认。
另一次是1955年1月18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江山岛这一台湾门户,美国试图将两岸的问题扩大到国际问题再经由联合国处理,从而实现美国的介入,于是组织了大量外交活动为这一目的造势。察觉出美国的真正意图后,蒋介石于2月14日答记者问时特别表明“大陆和台湾皆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不容割裂”。 蒋介石的回应无疑挫败了美国意图干涉中国内政的阴谋,他不配合的态度令美国准备另选一个更“听话”的“总统”,在美国的操纵下台湾政坛出现了推举“总统”候选人的活动。此时,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表示,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
由此可见,不论地处台湾的蒋介石还是身在大陆的毛主席,在重大问题上是具有一定共识的:都坚持一个中国,都维护祖国统一。
这样的情形下,蒋介石有了与毛泽东建立特殊联系的打算。毛泽东也正想争取蒋介石那方的力量,以便实现和平解放台湾,因此他也愿意与蒋介石沟通。既然双方都有意愿,那么剩下要做的就是安排专人负责两岸的联系,这个人就是与国共两党上层人物都曾有密切接触的曹聚仁。曹聚仁往返于两地之间互通消息,国共双方逐渐都形成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对彼此也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和信任。
然而这次沟通没能彻底完成它的使命,因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两岸的联系随之断开。尽管远在台湾,蒋介石也对其间大陆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所耳闻,心中对中共建立起的信任动摇了。加上后来他听说有红卫兵炸毁了他老家溪口的慈庵,对中共一度产生了强烈的恨意,嘱咐儿孙“永记此一仇恨不忘”。但是他不久之后又听说,他家在溪口的一切房产和祖坟都由周恩来亲自出面护住了,于是心里对中共的感觉又复杂起来。
1971年10月,26届联大通过驱蒋案。1972年2月,蒋介石最主要的“外交”盟友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同年9月,蒋介石的另一“外交”盟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来到中国大陆,结束了战后中日关系的不正常状态。在此前后,许多国家相继与台湾绝“交”,蒋介石陷入被动的孤立状态。
深受打击的同时,蒋介石也注意到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竟然称呼自己为“老朋友”,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对尼克松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毛泽东的话语让蒋介石对于两岸关系又产生了新的思考。
与美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之后,共产党这边也没有放弃和平解放台湾的设想,并且做出了多方面努力。例如国家体育机构主动邀请台湾运动员、教练员等到京参加亚非拉兵兵球友好邀请赛、亚运会选拔赛、全运会等;廖承志、傅作义等著名人士纷纷走出,发表谈话,重新强调“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迎台湾各方面人员来大陆参观、探亲、访友,保障他们安全和来去自由”等等。
1975年春节,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蒋介石终于再次决定努力一把,尝试打通国共和谈渠道。他召来担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保密任务交给了他。陈立夫通过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央发去了信息,因为急于获得同意,还没等到中央的回复时他就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文中写道“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还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实际上,接到陈立夫密电的毛泽东的确很高兴,但那时候他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已经无法支撑着亲自前往台湾了,于是他亲口嘱咐邓小平代表自己去台湾,并且借助这次机会尽快实现两岸的“三通”。大陆与台湾愿意共同努力,横亘在两岸间的厚重壁垒眼见能被打开,然而就在这时蒋介石因心脏衰竭,怀着未竞的遗愿与世长辞,两岸的再次沟通也随之中断。
和平解放台湾的进程直至今天也没有结束,这不仅是当年国共两党的心愿,也是如今所有期盼中国统一的人们的殷切愿望,是历史的重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