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一定是两个人的合谋,而非一个人的独角戏。唯有妈妈平和情绪好,爸爸坚定有担当,才能滋养出一个自信、阳光、乐观的孩子。
强势妈妈强势的妈妈,隐形的爸爸,最终,养出一个问题孩子。
1、强势的妈妈让家沦为了战场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过:
“母亲的含义是影响。”
妈妈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决定了一个家的状态。
一个温和平静的妈妈,总能化解家里的矛盾和冲突,让孩子时刻沐浴在阳光下;一个强势暴躁的妈妈,却总会让家中阴云密布,让孩子活在唇枪舌战中。
就像电影《万箭穿心》中讲的那个悲剧:
李宝莉是个脾气火爆、牙尖嘴利、飞扬跋扈的女人。
在她眼里,农村出身的丈夫马学武根本配不上自己,更不配被人好好对待。
所以,生活中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成为她情绪的导火索,让她对着丈夫破口大骂。
就连搬家公司的民工都无不同情地对马学武说:
“我们虽然是下力人,干粗活,但屋里老婆咧,都还蛮贤惠。
我看得出来,你在外头,大小也是个干部,但那又怎么样,你被这样一个女人管一辈子,真的挺可怜的。”
日复一日的谩骂和嫌弃,最终让马学武忍无可忍,他提出了离婚,随后出轨了女同事。
而得知了丈夫的背叛后,李宝莉一气之下举报了马学武。
就这样,马学武丢了工作。不久后,跳江自杀了。
要强的李宝莉便一个人靠着挑扁担把儿子抚养长大,直到儿子成了高考状元。
然而,正当李宝莉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儿子却提出跟她断绝母子关系。
原来,在儿子眼中,正是李宝莉害死了父亲,毁掉了幸福的家。
纵观李宝莉的一生,有过不少“万箭穿心”的时刻。
可她的强势和坏脾气,对丈夫和儿子来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伤人不见血的刀与箭呢?
我有个发小叶子,她母亲在我们当地是出了名的强势。
小到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放学后先做哪门功课,大到家里的钱怎么花,房子买在哪,统统由她母亲说了算。
自己和父亲稍有违逆,母亲便恶语相加,什么难听说什么,有时还会动手。
如今,叶子已经到了当妈的年龄,却依旧很害怕回家。
她告诉我:
“我也知道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但情感上,我真的不愿意再回那个充满了指责和命令的家。”
性格强势、情绪急躁的妈妈,经常为一点琐事大动干戈。
这样不仅容易损伤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利于一个家庭的兴旺、幸福。
2、隐形的爸爸 让孩子失去了靠山
隐形爸爸日常生活中,总少不了矛盾与争执。
然而,面对问题时,有的人选择了主动沟通、积极解决,有的人却选择了置之不理,得过且过。
不少爸爸选择了后者,试图用逃避和隐身的方式化解矛盾。
可结果,却让问题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记得在《金牌调解》中,就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爸爸平时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才回家,也很少参与到育儿的事务中。儿子从饮食起居到学习教育,则全部交给妈妈打理。
可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却越来越不服从妈妈的管教,整天沉迷游戏,甚至想要放弃学业。
妈妈无奈地向爸爸求助,但爸爸却不愿意出面做恶人,总是两手一摊,冷眼旁观着妻子和儿子发生争执。
结果,儿子越来越叛逆、失控,只要妈妈一批评他,他就薅自己头发、大哭大闹。
爸爸,对孩子而言,往往代表着规则和尺度。
如果爸爸在家庭中长期隐身,势必会造成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坍塌。
还记得之前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吗?
朱朝阳的父母离婚后,他就一直跟着性格强势、控制欲爆棚的母亲生活。
一旦朱朝阳没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母亲要么露出受伤、失望的神情,楚楚可怜地质问道:
“你把妈妈当成外人了是吗?”
“你怪妈妈没有照顾好你是吗?”
“你觉得妈妈容易吗?”
要么面目狰狞,对着朱朝阳大吼大叫,逼他就范。
在这样压抑的家庭里,朱朝阳格外渴望父亲能成为自己的避难所。
所以,他总是很期待父亲能给自己打电话,陪自己学游泳,让自己稍有喘息的机会。
然而,离婚后的父亲,心里只装得下现任妻子和小女儿。在朱朝阳的世界里,就像是一个隐形人。
就这样,在母亲的极端控制和父亲的不管不问下,朱朝阳的心理逐渐扭曲,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爸爸,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孩子的靠山。唯有爸爸在,家才不会变乱,孩子才不会变坏。
否则,隐身的爸爸,只会让一个家四分五裂,让孩子缺失了关于社会秩序、行为准则、处世规范最重要的那一课。
3、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是让孩子跌入命运的代际轮回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爸爸的位置越来越边缘化,那么妈妈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势,甚至说一不二。
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夹缝中的孩子越来越痛苦。
对此,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
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这样的家庭,如果生的是女儿,久而久之,女儿就对强悍的母亲产生认同感,自己也日渐变得强悍、霸道。
而很多时候,一个家庭之所以关系紧张,往往就是因为有性格相似的母亲:
母亲强势,女儿比母亲更加强势;
母亲专制,女儿比母亲控制欲更强;
母亲脾气暴躁,女儿比母亲更容易发怒。
等女儿长大后,也习惯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
一个家庭里,如果母亲永远是最强劲的那股风,却看不到父亲的身影,听不见父亲的声音,那么这家的儿子也没法有出息。
每当儿子遇到挫折和困难,他都会像父亲当初那样,蜷缩在角落里,沉默以对。
长大后,不仅没办法像母亲一样坚强,反而会愈发懦弱、自卑、没主见。
“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家,本质上其实是父母一场爱的“合谋”,需要双方的付出和热情。
一个包容情绪好的妈妈,传递着人世间最温柔的情感,让孩子的世界被阳光笼罩;
一个坚定有担当的爸爸,给予了孩子最初的安全感,让孩子的成长不留遗憾。
总之,父母和谐,教育合度,才能给予孩子轻松而舒适的爱,帮助孩子一步步抵达幸福的彼岸。
愿我们余生能够找到爱的密码,让孩子得到岁月的厚待。
幸福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