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书的时,看到了《曾国藩家书》中间的一句话“享福太早,很难到老”,让我触动很大。
人这一生,活在世上,就要不断的去劳作,做事儿。在不断的做事过程中,才会让自己的机体有活力,精神有寄托。一个人,如果只想混吃混喝,躺平啥事儿不干,那他就与行尸走肉无异,就会很快失去了生机。
现在这个时代,物质条件极好,孩子们大部分是养尊处优,几乎没有缺衣少食的,也很少像过去那样劳作。父母对孩子更是呵护备至,容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怕冻着、怕吃不好。绝大部分家长都能为孩子提供充分的物质资助。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缺少了吃苦的精神,也缺乏吃苦的毅力。或者说他们就根本不想吃苦。
常常听到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刚大学毕业,就在羡慕着我们这些快要退休的人。退休的人有车有房有钱有闲,恰好就是年轻人为之奋斗的理想状态。他们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可是这种有车有房有钱有闲的生活状态,却恰好是我们用大半生的奋斗换来来的。退休了,即将步入晚年,无论是体力、精神都已经大不如从前,也再没有年轻人的创造力。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在自己的身体允许的状态下,还是愿意去劳作,自己完成自己的事儿,而不是依靠子女。
反观年轻人,正在身强体健、精力充沛的时期,却想着要过退休的生活。只让他吃喝玩乐,他就觉得很快乐很幸福。殊不知,这却是一种不正常的生活状态。年纪轻轻就好吃懒做,啥也不干。人的机体是会退化的。人从几万年前进化而来,各种机能、能力都是在不断的使用、劳作的过程中进化的。现在如果停止使用上帝赋予我们的能力,会不会有一天上帝就会收回,赋予我们人类的各种能力?到那时不就太可怕了吗?
所以太年轻就想享福,这一生就很难活到老。机体是越运动,越使用越富有活力,大脑也是越思考、越运用,才会越来越聪明。只要我们的头脑还能思考,只要我们的身体还能够活动,只要我们还能动得了,我们就不能够停下来。
人生要一直在劳作的路上。无论你做什么都行。
我们同村有一位婶娘。她今年已经90岁了,还很强健。她只有一个女儿,也70多岁了,身体比她弱的多。
这位婶娘寡居已经几十年了。她每日的生活固定而简单。她早餐吃的很少,中午做一顿饭,如果有多余的就晚上吃一碗,如果没有多余的,晚餐基本上不吃。一年四季基本上吃一顿面条,很少吃肉,也几乎不做其他的饭。
早晨起来,她会出去绕着庄子、地上、场上转一圈,手里面提个筐。回来的时候,筐子里面装满了她捡的柴、麦草。她用这些东西来烧火做饭,冬天燎炕。下午她会在路上来回走,或者坐在路边看车来车去,人来人往。
除了眼睛现在不认识人,其他她很少生病。就这种常年的走路绕行,让她变得很健康。
人老了,往往就不愿意动。但还是要去运动,越运动,身体越健康。老人尚且如此,年轻人不就更应该如此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