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聊孩子教育问题吧,我想这个重点是如何让他自己认识到对错。
前几天我坐火车回家,遇到了两个熊孩子,当然,比起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家长。
熊孩子A在挖鼻孔,当时他坐在一个小阿姨的腿上,小阿姨看到了说“你去你找你妈,你别在我这坐,我嫌你脏”。在对面坐着的妈妈就说“你觉得这样好吗?多脏啊”吧啦吧啦。
看样子,熊孩子不止一次这样了,家长也不止一次告诫他这样不好。
可是,孩子真的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吗?你说的不好,他们真的能意识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这样效果不大地教育孩子,不如让孩子清楚得认识到挖鼻孔为什么不好。
比如说,我想告诉他这个脏,我会从细菌和他人的态度两个角度帮他认识。
我要介绍细菌,那我需要先让他明白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东西,同时告诉他挖鼻孔的行为会使手上的细菌到鼻孔里,有可能导致鼻腔感染。
鼻屎,是鼻粘膜分泌物,用以润滑和保护鼻子内部。无论外界空气好与不好,都会产生这种物质。而当外界空气中污染物较多时,分泌物会呈深色。如果有必要,我会带他到空气较湿润的地方,体验下鼻子里少异物的感觉。
然后,教他认识大致有什么有害物质,哪些有害物质会危及我们的健康。然后再告诉他微观的细菌,带他到实验室,看一看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并告诉他细菌的威力有多大。
好,到这里,我想告诉他的都说得差不多了。如果他不以为然,那么我就要从第二个角度帮他认识这个问题——他人的态度。
成年人不管知不知道鼻屎的由来与危害,但是他们都知道这玩意脏。
所以我也许会带他做抽样调查。在繁华商街选择100个年轻漂亮的成年人,年龄在18-30岁之间,问同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和一个刚刚挖过鼻屎的人握手,你愿意吗?
或者更直接一点——我现在在帮我孩子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可以麻烦您1分钟回答个问题吗?然后再问刚刚的问题,或者直接问“您觉得公共场合挖鼻孔好不好?您会不会?”
这样一来,被提问人会心领神会我的意思,从而我可以更好地达到我的目的——让孩子意识到这件事是不好的。
结束以后我会跟他说“小哥哥小姐姐好看吗?你想要和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玩吗?可是他们都不喜欢和爱挖鼻孔的小孩玩怎么办?”
哈哈哈,然后我觉得我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如果他还不以为然,我会告诉他我的态度,我不喜欢带他出去的时候他在公众场合挖鼻孔。另外,还要教给他正确的清理方法。
熊孩子B呢,在停车期间想要嘘嘘,他的母亲真是绝了,直接找了个矿泉水瓶让他解决这个问题了....然后我想,如果他家孩子不是嘘嘘,而是要拉粑粑怎么办?....
我想了想这件事情我会怎么解决——从小教会他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延迟满足感。
比如要出门了,我会告诉他我们大概有多长时间在路上,没有卫生间可用,需要他提前解决。这段时间同样也不可以贪喝饮料。如果想喝,可以,这段时间过去之后,随便喝。
我想让他从小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可以不听我说的话,但是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我想,我并不会像上面那个妈妈那样那么宠他。我宁可让他尿裤子,我回家再给他洗裤子都好。
因为尿裤子后湿乎乎的感觉会让他很不舒服,这种不舒服也许就会迫使他在下一次行动前想一想后果。(当然这种情况不适合在密集不开放场合)
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会把早上的时间和晚上的时间安排交给他。或者,我可以让他来安排周末。
当他可以规划时间的时候,他就清楚知道一个小时能做些什么,也就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再比如孩子的职业梦想,如果他说他想当个公交车司机,我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虽然我知道做一个公交车司机会很累,但是我不会直接拍死他。我会带他去了解一个公交车司机的日常,一天两天一周一个月,如果他还是喜欢,那么我完全尊重他的选择。之后我就要让他学习一些急救知识,早点锻炼身体,在年龄合适的时候让他去学车。
在我眼里,教育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脱离主观,让孩子能够自己分析某件事情的对错。当他能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想怎么做就是他的事情了。
PS:前天的定位文一不小心整大了,写小了,所以我打算重写一篇大的~
PPS:定位还是大了,还是要细分,所以还是要继续想~这是个体力活~所以还是免不了要自嗨一段时间啦~
PPPS:昨天没更,之后补上~有的时候难免会觉得及时刹车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可是我这个人真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既然选择了,既然说了大话,我就是要完成它。因为对我来说,信守承诺是我最看重的一个品质。You have my promise.说了日更,我就不会食言,即便我会拖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