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作者: 意趣与刺点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07:53 被阅读0次

卷六

二十

原文

       卢抱经学士,有《张迁碑》,拓手甚工。其同年秦涧泉爱而乞之,卢不与。一日,乘卢外出,入其书舍,攫至袖中。卢知之,追至半途,仍篡取还。未半月,秦暴亡。卢往奠毕,忽袖中出此碑,哭曰:“早知君将永诀,我当时何苦如许吝耶?今耿耿于心,特来补过。”取帖出,向灵前焚之。予感其风义,为作诗云:“一纸碑文赠故交,胜他十万纸钱烧。延陵挂剑徐君墓,似此高风久寂寥。”

译注

       卢抱经学士,有《张迁碑》,拓印的手艺十分专业。他的同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朋友秦涧泉十分喜爱而向他乞求,卢抱经不给他。一天,借着卢抱经外出,进入他的书房,攫取藏在袖子里。卢抱经知道了,追到半途,仍是夺取回来。不到半月,秦涧泉突然死亡。卢抱经去祭奠完毕,忽然从袖中拿出这幅碑拓,哭着说:“早知道你将与我永别,我当时何苦这么吝啬?今天耿耿于心不安,特来弥补过错。”拿出碑帖,朝向灵前烧毁了。我被他风度义气所感动,为此作诗一首:“一纸碑文赠故交,胜他十万纸钱烧。延陵挂剑徐君墓,似此高风久寂寥。”意思:一纸碑文赠送给老朋友,胜过十万钱的烧纸。季札把剑挂在徐国国君墓旁,像这样的高贵的风度很久没有了。

       卢文弨(1717-1795),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又号檠(qíng)斋,抱经,晚年更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原籍余姚,迁居仁和(今杭州)。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六十年,年七十九岁。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等职。三十四年,乞养归故里,曾先后在江浙各地书院主讲经义二十余年,以经术导士。

      秦大士,汉族,1715年出生,字鲁一,又字鉴泉,号磵泉,又号秋田老人,江宁(今南京)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状元,官至侍读学士。名儒硕德,名重一时,诗、书、画称三绝。书法直逼欧、柳,又工篆、隶。1777年逝世。

       “延陵挂剑”的故事取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春秋时期,吴王寿梦之子季札受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一次,季札出使,途经徐国,徐国国君非常喜欢季札的佩剑,但又不便直言。季札虽已看出徐君之意,但因身负使命,不能立即将剑赠给徐君。待季札完成使命回国时,又特意来到徐国,可惜此时徐君已故。于是,季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怅然而去。他的侍从问他:徐君已死,此剑又留给谁呢?季札回答说,当我知道了徐君喜欢这把宝剑时就已经决定将剑送给他,怎能因为他死了而改变我的决定呢。这段重友诚信的佳话自古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作为许多艺术品、工艺品的表现题材。例如安徽马鞍山东吴右军师左大司马朱然墓出土的“季札挂剑图漆盘”中的主要图案就是描绘这段故事。

相关文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六十四 原文 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鸥亭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八 原文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 原文 江州进士崔念陵室许宜媖,七岁《玩月》云:“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阑干。”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七 原文 余尝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沈石田《落花》诗云:“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七 原文 辽东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陈景元,字石闾;马大钵,字雷溪。三人皆布衣不仕,诗宗汉、魏,字学二王...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六 原文 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有作用人,放之则...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四 原文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若村妇絮...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八 原文 徐雨峰中丞士林,巡抚苏州。人以为继汤文正公之后,一人而已。母丧去官,有诏夺情,不起。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 原文 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八 原文 某侍郎督学江苏,罗致知名之士。所选五古最佳;七古则不拘何题,动辄千言,引典填书,如涂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xa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