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作者: 意趣与刺点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05:47 被阅读14次

卷三

五十八

原文

      某侍郎督学江苏,罗致知名之士。所选五古最佳;七古则不拘何题,动辄千言,引典填书,如涂涂附,杳不知其命意之所在。程鱼门阅之,掀髯笑曰:“欲吓人耶?此扬子云所谓‘鸿文无范也’,吾不受其吓矣!”

译注

      某位侍郎作江苏学政,搜罗知名人士。所选的取五古诗最佳;七古诗则不拘什么题材,动辄千言,引经据典填词写诗,像拼凑成书,让人不知他的命题的意思在哪里。程晋芳阅读后,掀着胡子戏笑说:“想吓唬人啊?这就是 扬雄所说的‘鸿文无范也’,我不受它吓唬啊!”

        程晋芳(1718—1784)清代经学家、诗人。初名廷璜,字鱼门,号蕺园,歙县岑山渡(属安徽)人。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进士,由内阁中书改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被举荐纂修四库全书。家世业盐于淮扬,殷富,晋芳曾购书5万卷,召缀学之士于家共同探讨,又好施与。与商盘袁枚相唱和,并与吴敬梓交谊深厚。晚年与朱筠戴震游。著述甚丰,著有《蕺园诗》30卷、《勉和斋文》10卷等。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 )人,严君平弟子 。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扬雄曾撰《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鸿文(1).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汉 扬雄 《太玄·文》:“次六:鸿文无范,恣于川。”司马光 集注:“谓鸿鴈之飞,偶有文字之象,而无法也,遇川则自恣而已。”(2).巨著;大作。 汉 王充 《论衡·佚文》:“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明 陈子龙 《行路难》诗:“鸿文虽留千载后,大抵是非都茫茫。”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惟 谊 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相关文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六十四 原文 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鸥亭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八 原文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 原文 江州进士崔念陵室许宜媖,七岁《玩月》云:“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阑干。”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一十七 原文 余尝谓: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沈石田《落花》诗云:“浩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二十七 原文 辽东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陈景元,字石闾;马大钵,字雷溪。三人皆布衣不仕,诗宗汉、魏,字学二王...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六 原文 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有作用人,放之则...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四 原文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若村妇絮...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三十八 原文 徐雨峰中丞士林,巡抚苏州。人以为继汤文正公之后,一人而已。母丧去官,有诏夺情,不起。其...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 原文 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

  • 《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三 五十八 原文 某侍郎督学江苏,罗致知名之士。所选五古最佳;七古则不拘何题,动辄千言,引典填书,如涂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zu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