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2017年的时候,我给ScalersTalk成长会定了当年的工作基调:社群的运营不面向社群规模的增长,而是面向持续能力的训练和深度的探索。这句话看上去很普通,其实有几方面的含义:
首先,成长会进入第三年,规模已经发展到1400人左右,结合目前我的时间投入、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范围,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在这个背景下,我不再对人数增长做预期,于是把价格上调,提升门槛。此为高筑墙。
其次,明确更严格的门槛后,在社群内开展一系列更有深度的工作。包括新的社群规则体系设计、更有深度的课程内容、孵化更多的小组项目等。其中重点的一个项目就是“持续输入输出训练”。选取一些经典作品,我自己先做输入训练,再做输出汇报,再示范带动所有的成员共同行动。这个节奏持续下来,到年底,我们会涉及不同的领域,有新的积累。此为广积粮。
最后,由于我们社群已经初具规模,并以持续行动的节奏开展活动,于是我们在对外的公众号推送中,可以摒弃一些迎合大众的想法,不再去做一些迫不得已的事情。在许多自媒体的运营策略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的往往不重要,“大众喜欢听什么”,“说大众爱听的”通常是主要做法,因为害怕没人看是许多运营者内心孱弱的安全感。于是撩拨你的情绪,激发你的好奇,发泄你的愤怒,戳中你的敏感点,唤醒你的幻想是眼球争夺战的主要手段。但是在1000天的持续行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我们要做成长,真正面向成长,热热闹闹的事情往往起不到实质作用,分泌再多的激素也有消散的一天。于是,做一些不那么吸引人但是扎实的事情,投入一些没有即时反馈但是切入核心的精力,反而会更重要。而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大火、不会风靡一时、无法搞出大新闻成为焦点、没有快速涨粉。但是我们必须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自己的持续行动负责,而不是仅仅为了关注量负责、为了阅读数负责,此为缓称王。
回望2016年,社群是媒体的热点话题。你会看到对社群的不同看法。自人类出现以来,人和人的结合,种群和种群的结合是持续演进的客观情况。从这个视角看,在社群领域,不太可能出现某个社群一统江山的情况。这是人性的复杂性、地域空间的广阔性、个人心智资源有限性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可以找到其拥趸,任何观点借助互联网都可以团结一批成员。这是社群在互联网络的生态多样性。但是我仍然相信,纵使林林总总的社群出现,仍然会有一个维度或者视角,可以让所有的社群都接受洗礼,受到检阅。
这个视角就是时间视角,或者持续行动视角。
如果我们以持续的角度考察,我们容易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角度。一个社群风靡一时,三年后是否青春常在?五年后是否有所成就?十年后是否产生重大影响?时间的残酷就在于,任何华丽在时间缓慢的摧残下,往往所剩无几。而真正有价值的,往往经过时间的打磨,呈现更华丽的光泽。
那么如果一个社群想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这个社群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社群的创立者要怎样设计机制?社群的精神与气质,要如何通过社群的引领者和全体成员,通过持续行动体现出来?这些问题也许以前有人回答过,但是在这个时代,此番场景下,我们需要用行动,给出自己的答案。
纵观社群的各种定位,有的把社群当成一种变现的手段,有的当成销售和分发商品的渠道,有的当成个人粉丝的集中营……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们,在这些方向上进行了大量的总结实践,产生了许多的文字。
结合我个人的社群实践经验,我的想法是,社群能不能成为现代企业的干细胞?
社群必然无法直接成为企业,盖因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社群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社群面对的是人,不是流量,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这些面孔分布在全球各地,借助互联网络产生连接,因为相同或者相近的价值理念相遇社群。这群人如果依托社群进行生产协作,倘若能以持续行动的方式稳定产出行动,久而久之形成默契,产生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否可以成为现代企业的干细胞?
在商业社会,企业是一个典型的作战团队。企业以获得利润为导向,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为国民创造收入,为政府创造税收,为世界创造价值。一个现代企业就像健康身体,需要具备健康体魄的基本素质:有好的治理结构、合理的股权分配、稳定的收益增长、广阔的市场前景、先进的技术管理。
这些场景即使再宏大,回落到最初也会有一个原点,就像干细胞的分化。而对现代企业而言,这个干细胞是否有可能来自如今炙手可热的社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