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小视频:小男孩第一次尝试和父母分房睡,不断地给自己加油,并哭着安慰妈妈,“我五岁,我一定能行。妈妈,你有事找我。”
背景中的妈妈为他加油,评论区不少的叔叔阿姨也在给他加油。有的说这个孩子好可爱,有的直夸孩子好坚强好勇敢。
可我,对于这孩子更多的是心疼。视频中明显地看出孩子内心的纠结,嘴上及肢体动作表现的很勇敢,但却眼泪汪汪。这样的状态进入自己的房间,他能睡得着吗?这样的状态,明显是对自己需求的压制。因为爱父母,所以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被迫压抑自己的恐惧。而恐惧的根源,是安全感不足。
显然,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父母会提议让孩子分房睡。所以在背景中,妈妈也会给孩子所谓的勇敢加油。当然缺乏这个意识的,不止视频中的父母,评论区还有很多。
我一直认为,孩子分房睡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该顺应孩子的需求,而非必须在固定的年龄,毕竟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和父母有足够的链接,通过足够的爱的连接,才能获得十足的安全感。安全感对孩子来说就像保护神一样,他会自然而然的提出分房睡。自己一个屋,他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我家两个孩子,基本都是五六岁时自己提出的。相反,安全感不足时,强逼着孩子分房睡,孩子会感到很恐惧。不少孩子半夜会频繁醒,甚至会做噩梦。这时的孩子,孤独地呆在一个屋里,会感觉被父母抛弃疏远,感觉和父母失去了爱的链接,会感觉妈妈不要我了。
分房睡,对我们大人来说是小事儿。可对于安全感缺乏的孩子来说,强逼着分房睡,不亚于灭顶之灾,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所以分房睡,还是自然分为好。孩子到一定的年龄,随着安全感的满足,他对独立的需求会越来越强,那时再分,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