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说某节课充满了“碎问碎答”,教师忙着将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出来追问学生,学生焦头烂额地满书找答案应付问题。一节课,问题无数,想要梳理时貌似又找不出一条明晰的脉络,课堂的有效性也会因此而打了折扣。
其实,反思自己的课堂,“碎问碎答”也屡见不鲜,究其因,还是习惯于牵着学生走,不愿意放手,不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直都是以理论的样态存在,并未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
今天读了余映潮先生的文字,他告诉我们改善“碎问碎答”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听、说、读、写的课堂学习活动。具体的做法就是:提要求,做示范,递“抓手”。余老师列举了自己关于《古代诗歌五首》的小的教学片段。
请学生先读这五首诗歌。(提要求)
假设这五首诗都是景点,请试着给它们各加上一个四字词的“名称”。(递“抓手”)
如《观沧海》这个景点,可以给它一个“登山望海”的美名。(做示范)
之后学生朗读、思考、商量、进而表达。
《观沧海》——“望天看海”……
《次北固山下》——“驾舟扬帆”……
《钱塘湖春行》——“赏花观鸟”……
《西江月》——“夜半山行”……
《天净沙·秋思》——“天涯孤旅”……
其实这个“命名”活动对应的问题即是:五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可以想象,当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会一头雾水,如果每篇课文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激情必然会减弱。而当问题在余映潮老师的设计中巧妙变身为课堂实践活动,学生没有了被追问的逼迫感,反而更乐于主动投身到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课堂主体性,积极思考。
在我看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课堂学习活动,取代提问、追问的教学活动,除了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之外,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要及时进行多样评价,这也是活动得以深度推进的必要保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