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文

作者: 与姝会友 | 来源:发表于2021-10-28 10:05 被阅读0次

141“起点处差之毫厘,终点处缪之千里”

“起点处差之毫厘,终点处缪之千里”知识分子之所以难修行悟道,主要是以思辩入手。

一开始就走自己的路,而且是走一条脑经路径。

一开始就以自己为主,当下有所听闻也是思辩着,没有先听进去先领悟先了解先感受,所以当下都是自己的认知,这样的心智与生命状态,即使有名相上的老师,也是没有老师。

当下有老师时,会先参悟体悟老师所言之道,更好的还能行证体验,再来提问不了解的、疑惑的、有障碍之处,有不通达的等,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请老师提点。

可惜的是,聪明反被聪明所误。没有先参悟再思辩。却是在聆听时就惯性的走思辩的脑经,当下走入思辩然后一直思辩着,绕不回来进入参悟行证的路径。

这就是知识上脑者总难真信的障碍,总是错过明师的重要原因。

总难有真正的老师,因为总难当真正的学生。

以戒为基,戒到心性上,就能以不思辩为基、为首,格物,格除本心之外的。但我们却以本心之外的为首在进行。

以觉为师,也在引领大家,在师所言之时,先参悟领悟觉悟,而不是先进行思辩,再思辩,再再思辩,走不进参悟领悟觉悟的状态。

如此,更难以会去行证,以及行证时再参悟领悟觉悟。所以,一开始的心智分叉与维度区的不同,容易造就自己成了论道、斗法、学者型、自己为师的状态。

起点处看似差之毫厘,走到的地方缪之千里。

方向不对,又没有觉察觉知到,又认为自己是对的,又很努力精进思辩,始终没有对老师所言,进行参悟行证体验。这在修行这条路上,是个很大的误区与落在颠倒之中,而且习惯性于颠倒。

一来是没觉知到,二来是觉知到了却知止不了,还改不过来,都是长期以来的心智习性惯性,或业力来找,自己无力改变。

更不可以在明心见性开悟解脱的路上,有竞争、出头、争强、好胜、证明自己、求多、过度自我的心态。这些都是内在的障碍。

相关文章

  • 疗愈文

    逆境胜于顺境的价值在哪里逆境胜于顺境的价值在哪里呢?逆境可以淬炼心志,启觉智慧,提升勇气,知错能改,诚实面对失败之...

  • 疗愈文

    132你是否提升了心灵、生命、智能的维度?人生或许你有一些风雨飘摇的遭遇,可能是情感、事业、婚姻、健康、家庭、子女...

  • 疗愈文

    136静心内观,观 “身、受、心、法” 我们带着觉知说话时, 你觉知到有何不一样吗? 你带着觉知听别人说话,你觉知...

  • 疗愈文

    137不住、不执、不有、不攀缘而无所住 在时空转换下~ 同一片田地,已更替了多少不同的主人。 同一片土地,更换了多...

  • 疗愈文

    131在因缘的当下中,在当下的因缘里 在因缘的当下中,在当下的因缘里,我们~活在每一个当下的因缘,活在每个因缘中的...

  • 疗愈文

    148内在的风水决定外在的地理面貌 当比你更优秀聪明有智慧的人, 都仍然还是一直在成长学习, 仍然谦虚的请益与倾听...

  • 疗愈文

    139法缘随着人心走 我们的法缘法运就看我们的心, 法缘法运跟着人心变化而变化,我们修得如何?生何心?做何事?说何...

  • 疗愈文

    145事外修内 形而下是做事, 形而上是入修。 我们可以看看我们外在做任何事情时,内在有没有相应的修炼正在进行? ...

  • 疗愈文

    149找个值得的地方,好好深耕 我们都在深耕什么?深耕你的理想、愿景、使命,还是在深耕你的欲望、执着、惯性、习性、...

  • 疗愈文

    141“起点处差之毫厘,终点处缪之千里” “起点处差之毫厘,终点处缪之千里”知识分子之所以难修行悟道,主要是以思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疗愈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am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