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梧叶秋声又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在不注意的时候,微信悄悄取代了电话、短信、QQ还有MSN。朋友圈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大家每天再忙也会想去看一眼的“朋友”。
即使是在现在,社交媒体平台app大爆炸的时代。微博、头条、知乎、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知名app都有,朋友圈也是很多人每天会去点开浏览的“自留地”。
有一段时间,朋友圈非常流行秀恩爱、晒自拍、美食打卡、旅行比赛、甚至只是赤裸裸炫富。那段时间,每次刷完朋友圈都会不开心,不舒服。你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当时还不知道那种不开心,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只是选择默默地关闭了朋友圈功能,只发不看。你呢?是选择怎么处理的?
最近读的奇普·康利《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中有一章节就说到了妒忌。看完之后,心里豁然开朗。
奇普从妒忌是什么、到为什么会妒忌、再到妒忌的危害和最后到如何应对妒忌,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妒忌方程式: 妒忌公式.png一、妒忌是什么?
妒忌是指见到别人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感到的挫败;也指人们“羡慕”某个人或某些人,渴望在自己的生活中拥有相同的境遇。
二、为什么会妒忌?
- 把这个世界所发生的的事当成一场零和游戏,别人的幸运就是自己的不幸。在这场零和游戏中,会下意识地将自己与身边的楷模相比较,即常说的邻里妒忌。也许有人会把自己和杨幂、刘亦菲或鲁迅、莫言比,但是大家更会妒忌身边认识的人。会妒忌那些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因为看上去他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本应是自己的。
- 妒忌和自我觉知有很大的关联。一位自我觉知膨胀的人会很傲慢和虚荣。尽管虚荣和傲慢常被作为近义词使用,但这两个词截然不同。傲慢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更为相关,而虚荣则与他人怎样看待我们比较相关。适度的傲慢和虚荣并不具有腐蚀性,但是当贪婪掺杂进来的时候,这两种情绪将会点燃妒忌之火。
三、妒忌的危害:
- 妒忌的人容易蒙蔽自己的双眼。
- 妒忌可以引起人性的贪婪,导致纵容可耻的行为。
- 对大多数人而言,妒忌能够造就松懈、软弱的个性。
四、如何远离妒忌?
1. 注入慈悲心:在妒忌对象的好运中找到自己的气量。
根据妒忌公式,增加被除数,慈悲。即走出自私,转为认同,过沉浸在他人好心情之中更加广阔的人生。然而,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经常练习。
试试这样练习:换位思考,想象自己获得了妒忌对象的成功或喜悦。
把自己想象成妒忌对象本人。是自己获得了那人获得的荣誉、奖赏、财物收入或者其他礼物,会高兴成什么样呢?大多数能这样换位思考的人会很惊讶,自己可以与妒忌对象产生共情。
2. 与自己相关联:把妒忌对象所发生的美好和自己益处相结合。
人生的许多事情都不是零和游戏,也许我们会获得一些附带的好处。比如自己的姐姐在工作中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她会变得更容易相处或者给你买一份心意礼物。
3. 反问自己:妒忌让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要准确地弄清楚是什么让自己妒忌别人,因为这能表明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弄清缘由之后,再看看它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如果是,又能从他人的成功那里学到哪些适用于自己的经验呢?
找到一种衡量自己成长和成功的方式,不是和竞争对手去比较,而是与过去和将来的目标去比较。
学到不等于做到,现在就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和妒忌说再见吧。
就朋友圈这件事,首先,在发现页管理一栏重新打开朋友圈入口。打开朋友圈,刷10分钟,久违的熟悉感扑面而来。换位思考和益处相关联一运用,似乎朋友圈的风景都可爱了,自拍给自己带来了以后选取拍照角度的灵感,美食让自己找到了好好吃饭的动力。今天只是牛刀小试,敢于承认自己的妒忌之心是个很好的开始。
妒忌,你好。
妒忌,再见。
写在最后,朋友圈的玉兰花今天都开了。寒意未尽,暖色刚起,玉兰花开,便给料峭的三月带来一缕清香。玉兰花开放之时特别绚烂,但花期短暂,且赏且珍惜。
温馨提示:三月不赏玉兰花,更待何时?
今日小结:
如何和妒忌说再见?
1. 注入慈悲心:在妒忌对象的好运中找到自己的气量。
2. 与自己相关联:把妒忌对象所发生的美好和自己益处相结合。
3. 反问自己:妒忌让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感恩!一如既往地希望遇见同样在努力和坚持的你!!
也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或者关注我的小来早晚安账号,一起赋能,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