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周日,晴
今天阅读《心》序言+前言。
Day185《利他的三种境界》
——写作营第185天共读打卡《心》复盘1
“提高心性,磨练灵魂”——这是稻盛和夫的人生观。读来,亦是自己要去提纯和继续修炼的。利他是大智慧,抱有一颗纯净之心的“利他”是无上智慧。利他确实是最大的利己,但并不是为了最后的利己而先去利他。这有本质区别,境界不同,能量不同。
个人认为,利他分三种境界:
第一种,知道利他的“果”,为了这个“果”强行利他。这个层次的利他,整个过程或体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让自己舒服的。就像真金饰品无论历时多久,即便蒙灰,清洗之后仍然闪闪发亮、色泽纯粹,但镀金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掉色是在所难免。真则久,不是出于真心利他,也不会长久。重点是,是否可以坚持升级到第二种境界。
第二种,先为“果”利他,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准则。其实,这与第一种境界的起点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认同观点,虽还未真正理解,但一直奉行,贯彻始终。因着时间的加持,感受到日显的“益”,更加体悟感受、接纳认同、坚定信念,转为人生准则,欣然践行。
第三种,悦纳自己,享受利他之乐。这一层次的利他,是种和谐愉悦又纯粹的状态。这里的悦纳是喜欢和接纳自己,而不是为了餍足而取悦自己,不重外“果”,只重内在。做我所爱,爱我所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这一境界往往又极具能量,吸引着诸多美好的“象”。
我想到一个故事。一日,一位妇人看到有四位老人坐在家门口,于是她邀请四位老人进屋休息。但四位老者表示,他们分别是爱、财富、健康和成功,他们不会同时进入,只能进一个人。于是妇人和家人商量,请哪位老人进来休息。家人意见不同,有的说请财富,有的说请健康...最终妇人还是决定请爱这位老人进屋。结果,令人意外的是,其他三位老人也跟了进来。全家人疑惑了,老者“爱”解释道,其他三个人总是跟着他,自己去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但是另外三个人中任意一人离开,其他人是不跟随的...
所以,爱人者,人恒爱之。有了爱,等于有了一切。利他也是一种对他人的爱。利他者,人恒感念之。
无论利他的起点在哪里,终点都是第三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