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包含中国特色逻辑思想和文体的古文:
•李斯上秦始皇《谏逐客书》。这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关键性文章。
•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汉代学术思想源流中的关键性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译佛经而作的《圣教序》。不仅文章是骈文的佳作,而思想更是打通儒、道、佛统一天下的帝王口气。
•朱熹《四书集注》《孟子》注最后一段。
•曾国藩的《求阙斋记》。
•《汉书》中徐乐的一篇《上皇帝书》。
2.以文字符号组成的,表达语言而暗藏思想的,和产生时的内外背景息息相关的,是文献。
3.中国古文献的作者和读者都不能和政治绝缘。为学和为政,山林和廊庙,是同一件事的两面。
4.文献的表层是语言文字,是“文体”,由此深入其潜在思想,再从功能或效用方面结合其作者、读者、传播者、应用者,由此可能窥见其共识和异识,测出变化。
5.西汉徐乐据战国及秦末历史结合汉初形势,总结出“土崩、瓦解”论。“土崩”指老百姓造反。“瓦解”指诸侯分裂。这就是在公元前约一百年概括了前后三千年政治形势变化的基本模式。
6.《礼记·中庸》中说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若不管这些词的内在含义,只就学、问、思、辨、行五字看,正好是一道思维程序。加上的条件是博、审、慎、明、笃,也不难懂。
7.《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玄奘译)开头排列总纲时说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三乘”即声闻乘、独觉乘、无上乘。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8.学、问是从外界得来信息。思、辨是内在思考。修、行是付诸行动,再回到外界去,传出信息。思不孤立,有来源/去路。
9.科学研究的知、思、行程序:观察,数学思考,检验预测。三者必须完全而关键在于如何思考。这是中间环节。
10.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线性的,达不到平面,知道线外还有点和线也置之不顾。只愿有一,不喜有二,好同恶异。
11.这种思维中的线实际上是单一线。所以天理、人欲,正派、邪说,左、右,前、后,说是两点,实际只有一点。线性思维是不转身的,往往以退为进,不知进退。
12.中国古人坚持线性思维,其辉煌成就便是大量的年代史。
一行精华:
学、问是从外界得来信息。思、辨是内在思考。修、行是付诸行动,再回到外界去,传出信息。思不孤立,有来源/去路。
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是线性的,达不到平面,知道线外还有点和线也置之不顾。只愿有一,不喜有二,好同恶异。
触动,反思,改变:
中外文献中都可以归纳出一套思维程序,大体一致的是知、思、行三阶段。其中的核心是思考,因为是内在心智活动,相比学问和修行,研究得就没有那么明白。
作者指出中国人习惯进行线性思维,我理解就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把自己放在过分重要的中心位置,要求其他一切都为自己服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多数人都乐此不疲,碰壁了依旧不愿改变。“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习惯性陷入线性思维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