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3小时,进度才推进了13%,其中文中的一些观点也给了我自己读书的思考和回忆。突然想起来自己的一个经历,大约在小学3年级的那个暑假,天气特别炎热,中午我去菜地摘辣椒,太阳火辣辣的,辣椒的花,小小白白的,我忽然想起自己背过的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个时候其实没有读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原诗,也不知道整首诗是惜别诗,却突然领悟力这句是一夜大雪,让整个世界银装素裹,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洁白、清透。恍然整个被白雪覆盖后的天地及冷感印上心头。内心也被自己的顿悟的喜悦填满,忽然记得老妈唠叨在耳边的话: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哪怕家里日子不好过,哪怕我是女孩子,在重男轻女的农村,老妈硬是扛着压力,坚持让我上学读书。家里在忙,妈妈宁愿早起---凌晨3点左右,晚睡---十二点多,起早贪黑 家里家外的忙碌着。
前几天去朋友家,聊到做绣花之类,忽然记起老妈曾经也是一双巧手和明眸。她会做很好吃的馒头、包子、汤圆、芝麻丸子、豆粉蒸酱、、、、、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当地小吃;会绣花,会裁剪,会做衣服,会做鞋子,我到初中都还穿着她给我做的衣服和鞋子,还有人问衣服是从哪里买的,,,,,我还记得那蝴蝶边的白底和黄底的清雅的小碎花的下衫,,,,,,也会只很好看各种图案的毛衣,,,,,但妈妈却从不让我碰这些,她让我把这时间用来读书学习,有一次我偷偷的弄来了几根针和毛线,想学着学校的女同学们流行的织手套围巾等,被老妈发现了,冲我发了好大的火,并把哪些东西扔灶里烧掉了,,,,
没想到今天的读后感,写着写着却写的满满的关于妈妈的回忆,由刚开始的挫败感到现在满满的爱和幸福感,我想这也是写作的意义吧。
文句摘录:
大人读不懂,小孩未必读不懂
即使经典基础,也不必每人每书全读
不要求处处都懂,有问题更能启发
读书不能只比数量,还得比质量,读的什么书,读到了什么
读书把书当做老师,只取其长,不责其短。
格式塔:望其整体、宏观
各门学术:科学化、数学化、哲学化
以为语言是工具,思维的工具,思想交流或通讯及互通信息的工具,手段,是载体,容器,外壳。现在认识到语言不仅是工具,它本身又是思想,又是行为。
“道”和“逻各斯”兼有语言、思想、行为三义,是言思行,也是闻思修。
语言两个方面:一、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二、思维和非思维,或说潜在的意识。即逻辑/理性和非逻辑/l理性
人是不愿意认识自己的,尤其是不愿意别人认识自己。人必须穿衣,必须有所遮掩。揭底绝不是容易的事,在揭者和别揭者都一样。
文献的表层是语言文字,是“文体”,由此深入其中潜在思想,再从效用方面结合其作者、读者、传播者、有意无意应用者,由此窥见其共识或异识,测出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