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凡心聊天,原来她也觉得写采访稿是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从拿到采访对象开始,要去研究对方的自媒体账号,列出采访提纲,然后加好友。
有时加好友很快能通过,有时候却需要等上一天,甚至干脆就不通过,还有的,通过以后又把你删除了。
好不容易约好了采访时间,电话采访一两个小时,第二天未必能马上开始写初稿,而在写初稿前又要把录音转过来的文字看一遍,整理思路。
写初稿时找对方要照片,时间长的要等好几天,认真挑选后,把初稿交给对方检查,也要等待好几天才能确定。
这还是我不用怎么改稿的前提下,别的作者还要根据编辑老师的意见改稿子。
总之一篇稿子的战线拉得比较长,不像写新媒体故事那样,自己一个人就能写好,熟练以后,可能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
凡心说她自从开始写采访稿以后,都没时间去写故事了,结果被提高班的贞姐批评了。
啊,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啊,我原以为一个月四篇是小case,没想到却白白浪费了我的提高班季卡。
说实话,写采访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了解到很多人不同的人生故事,对自己有所启发,坏处是限制了想象力,完稿时间不能确定,很耗精力。
还有一个问题是,写采访稿太依赖平台了,但是现在头条的读者真的很矛盾,一方面他们喜欢看国外的故事,一方面他们又指责平台不该写太多国人出国的故事,而且很多人不去思考故事的意义在哪,只想看自己想看的,揪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去指责。
负面评论几乎出现在每一篇故事里,以至于编辑老师都说以后要更加小心一些。我担心头条会像杀年猪一样,养肥了平台,挣到了流量钱后封号。
这就是依赖于单一平台的坏处了,如果写新媒体故事,这个号封了,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故事号。而如果那时候我的想象力早就匮乏了,越发写不出故事来,就会因为平台的消失而一筹莫展。
所以说人还是要居安思危,尽量抽出时间去锻炼多种能力,这样才能不惧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