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拼尽全力做事,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时,你就应该抛弃“E”方法并启动“P”方法。你要寻找更好的模式、系统和方法,它们会把你带得更远。此外,使用新思维、新技巧和新关系帮助你行动。在预留时间段里变得更有目的性,你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上面的一段话摘自Gary Keller和Jay Papasan所著《THE ONE THING: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eth behind extraordinary results》(中信出版社译本《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国台湾地区译本《成功,从聚焦一件事开始》)大陆译本P177。
当拼尽全力做事却结果不尽如人意,二者不成正比,确实需要思考。于己而言,这么多年也在思考,只是不太明确,看到这句话的当初,却是非常的震撼,原来寻寻觅觅这么多年,原来自己一直沉浸在浅显的E方法里,躺在自己低层次的舒适区无法自拔,以至于结果与预期之间存在巨大的Gap,因此曾经怀疑过人生。现在知道了,自己就是一根筋,现在是时候改变了。就是要根据事情、情景等的不同而改换不同的思维模式、系统和方法,让心态更加开放,不断挑战新事物,尝试新方法,不断突破自己,实现“涅槃”。确实,要及时打破自己,重塑心态。说到这里,想到了《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做到极致就是无招胜有招,所有的招式全都打碎,这样就会大大缩短做不同事情时候的转换时间,降低转换成本。
其实,最近几年越来越见诸日常的新旧动能转换,不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系统和方法的重塑吗?培育新动能,改换提升旧动能,形成一种能够动态适应新态势的做事模式、系统和方法,推进国家经济社会蒸蒸日上,不是吗?
由此,想到物流行业,是不是也要从E到P,做一下变化,动态匹配一下,突破自我禁锢,努力做到精通呢?其实,已经有很多仁人志士前瞻性地看到了这一点,加之国家的号召,投身于此,已经做出一番成效显著的大事业,也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路上,当然还有相当相当多的物流企业还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面对降本增效、新旧动能转换,不适应不自然,黯然销魂。不同的状态,反映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反映着对于物流行业精通的不同理解。
正如此书作者所说,不同的结果需要不同的过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必须进行动态调整。春江水暖鸭先知,相信从事物流的专业人士都能够感受得到,那么就主动求变,主动调整自己,在已有熟悉的基础上,需求新的挑战吧。
做人做事是一回事,从E到P,胜任新时代,让精通成为旅程,人人有责,行行攸关。如今人工智能如火如荼,如果物流从业者还固守着“物流行业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不做出积极改变,随之而来的只有被大浪淘沙的份儿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NIT物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