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在农耕社会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盼望得就是解决温饱,填饱肚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奢望,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得出了不同农作物耐饥程度,只是由于当时的自然条件的限制,粟类作物在实际中种植较少,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乡就是莜麦的故乡。
内蒙古地处高原,冬天气候寒冷,夏天凉爽,受高原气候的影响,内蒙古高原,特别是大青山北麓后山地区天气干旱,无霜期短,种植受到了许多限制,农作物主要以小麦、莜麦为主,由于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常野生于山坡路旁、高山草甸及潮湿处,很适宜在这里种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许多高产优质的农作物越来越多地引入了当地种植,莜麦的种植才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莜面的特有功和莜面的不同吃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莜麦的种植又慢慢地得到了部分恢复,莜面又端上了厅堂。
家乡三件宝,土豆、莜面、烂皮袄。这莜面就是家乡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是它,让生活在苦寒干旱的家乡人民,像莜麦的根须一样,深深地根扎在这块土地上,在生长着莜麦的地面上,靠莜面为生的父老乡亲,在这里繁衍生存,创造出带有家乡特色灿烂文化,当你走入这里,吃过这里的莜面所做的面食,你会爱上这里的莜面和这块生长莜麦的地方。
家乡的莜面,不仅是满足人们口舌之欲的面食,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你听:
十七十八到婆家,由人家打来由人家骂。
男人狠来婆婆毒,小姑子咒的我不能活。
半斤莜面推窝窝,挨打受气为那情哥哥。
文化是精神,文化是传承,在这块带着牙齿的土地上,先辈们将口感并不太好的莜面,做成独具特色的不同面食,让你惊叹于这里的人民特有的创意和匠心独具,把莜面做成了带有家乡那豪放粗犷的神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在内蒙古后山那山连丘来丘连川的土地上,耐寒的莜麦,撑起了盛夏的一片葱郁,高原的风吹过了浩浩荡荡的莜麦田,绿波荡漾,仿佛置身于无垠的汪洋,荡涤着心灵中沟沟坎坎。
美好的东西,总是经过不断的沉淀和雕琢,家乡的莜麦,需要经过淘洗、阴干、焙炒和制粉等多道工序,才能制出质量尤佳的莜面来,为了保证莜面防霉,最好选择寒冷的三九天炒制加工,这样经过几年放置的莜面,也不会霉变。
你看那蒸笼里散发着清香、亮闪闪如蜂房般美丽宛若艺术品的面食,那说是推窝窝。看着这圆桶状直立挺拔粗细匀称的窝窝,你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幅画面,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一团莜面掐在纤细白净的小手上,在光滑的石板上用手将莜面轻轻的一推,手指优美在轻轻一转,在把石板上推薄的莜面就卷出了一个均匀的圆筒,瀑布似的长发,随着指手的推动和弯转在陶醉着幸福的脸庞上飘荡。
那是什么?长得如扇子,那是莜面饺子;还有那圆台状的莜面饨饨;那不是面条吗?不是,那是莜面中的快餐,莜面河捞;还有啊?莜面鱼鱼、莜面傀儡、莜面拿糕、山药鱼鱼、莜面炒面、莜面糊糊、莜面枹折……啊,莜面的面食真丰富,这还不算丰富,就拿莜面傀儡来说吧,又有锅打傀儡、山药傀儡、油炒傀儡、笼蒸傀儡,其实每一种莜面面食,随着辅料的添加,形成了独具风味和特色的面食,丰富了莜面的内容,改善了莜面的口感。
莜面的包容性是其他面食不可比似的,每个人总能在花样繁多的莜面花样中,找了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来,冷食,热食都可以吃出不用的风味,适用不同的人群。
莜面本来就是贫瘠寒冷地区庄户人家的饭菜,在那些生产贫乏,生活苦难的日子里,庄户人家靠着莜面的耐饥,度过了一个个饥寒的日月,勤劳聪明的庄户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在日积月累中,发明了许多莜面的花样和吃法,在困难的日子里,盐水调莜面也能吃出莜面的品味,生活稍有好转,可以用一些蔬菜做汤,那是庄户人家最好的美味,莜面馏汤汤,庄户人上排场。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莜面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最好的食物,它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低脂肪、低糖类又是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选择的绿色食物,家乡的莜面又焕发出艳丽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