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粲目睹董卓残暴而拒绝朝廷征召,在荆州虽不得志但创作丰富

王粲目睹董卓残暴而拒绝朝廷征召,在荆州虽不得志但创作丰富

作者: 无限江山 | 来源:发表于2024-08-16 08:56 被阅读0次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父祖辈,在汉位至三公,世为名门望族,自幼得力于家学,而以博学多识著称。14岁抵洛阳,即为当时一代大儒蔡邕所赏识,以致听到王粲来访,蔡邕即倒屣相迎。在座诸宾客,见王粲“年既幼小,容状短小”,无不十分惊讶。而蔡邕这时,则从容向大家介绍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平三年(192年),王粲16岁,“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这时正值董卓横行长安,讨董同盟正在缔结,而朝中诸大臣谋诛董卓的计划也在进行,长安不久就会变成厮杀激烈的战场。更为重要的是王粲在-由洛阳迁往长安的途中,目睹了一幕幕董卓倒行逆施的罪行,决不愿意与一个豺狼成性的弄权之臣同立一个庙堂。于是就拒绝了朝廷的征辟,与族兄王凯等结伴,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在去荆州的途中,王粲再一次目睹了连年征战所造成的社会灾难:白骨敝野,饥殍遍地;难民成群;更有甚者,有的母亲不忍心孩子饿死在自己的怀中,竟将呱呱待哺的婴儿弃置在蔓草中间,掩袂而去。王粲把这一惨绝人寰的情景写入《七哀诗》第一首中。《七哀诗》第一首,有自哀的成分,也有哀汉的成分,但中心点却是集中在人民的苦难方面,如吴淇所说:“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因而它当与曹操的《蒿里行》,同为那个时代的最光辉的现实主义作品。至于论建安文学诗歌创作,亦当如方东树所言:“苍凉悲慨,才力豪强,陈思而下,一人而已”。王粲去荆州途中,还写有《初征赋》等作品,也都透出“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文学转换的风气。

刘表纵然为当时名士派所归心的领袖人物,并与王粲有着某些乡谊亲情,但他并不是于沧海横流能成就大业的人物;至于“而心多忌”,使许多聚拢来的人士淹滞不用。王粲并非在荆州没有显示自己才学的机会和成就,只是“表以粲貌寝,体弱通悦,不甚重也。”从而使王粲不能乘风高举,内心有着深深的抑郁。至王粲滞居荆州的后期,这种怨愤之情则尤为浓烈。曾在一次登当阳城楼时,写作了《登楼赋》悲乡念远,以发泄自己内心的苦痛。王粲初赴荆州,是为了寻找“明王贤伯”,在匡扶汉室的过程中建立自己所追求的功业。可是一去12年,王粲本人的不为重用,另当别论;而刘表从来就没有过积极的勤王之举,从而使王粲更大失所望。“心悽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惜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足以见出王粲的情痛之深。由于《登楼赋》把念井思乡之情与不为世用的悲愤之情互相融合在一起,使《登楼赋》成为开魏晋抒情短赋之先的佳作,赢得了曹丕“虽蔡、张不如也”的高度赞扬。当然就其与汉代大赋比较,它也已经摆脱了体貌状物的叙事方法,而在赋的嬗变过程中注入了新质。

王粲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危,刘表内部的倾轧日趋尖锐。而迁汉献帝于许昌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进军荆州,使荆州危在旦夕。若东依孙权,刘表与之有杀父之仇;若移权与刘备,则刘备尚羽翼未丰。何去何从,成为决定荆州命运的问题。王粲主降曹归汉,并向继位的刘表之子刘琮进言,使曹操不战而取得荆州;王粲也因此得到了曹操的信任,辟为丞相掾。王粲在荆州多有文学创作,只是由于乱离,大多佚失。南梁萧绎就曾说:“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后来人曾多有辑佚,亦十不存一。可见,王粲在荆州的创作活动相当活跃。

王粲归附曹操之后,如鱼得水,才志有所施展,然亦不过是文学侍从而已。这一时期,他也写有不少诗文,然都多-之作。因此,王粲之在建安文坛,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前期诗文。对于他在前期的诗文创作,刘勰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播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钟嵘说:“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赢,在曹、刘间别构一体”。而刘勰论及他的后期之作,则说:“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已尽畅涤走“梗慨而多气”的特色。

王粲诗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1卷,《去伐论集》3卷,《汉末英雄记》10卷,均佚。明人辑有《王侍中集》。

相关文章

  • 戏说三国18: 董卓奉召入京 何进反悔急喊卡

    朝廷征召董卓入京,而且以官衔“并州牧”来称谓他,董卓特别高兴,觉得机会来了。 看我老董在京城要给他们闹出多大的动静...

  • 杜甫诗中常用的十五典故(13)

    王粲登楼、仲宣楼、登楼赋 东汉 王粲 在 荆州 依 刘表 ,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

  • 建安七子之王粲2:登楼赋

    刘表这个人没有识人之能,对于王粲也不是很重视。 在荆州的十余年,是王粲一生中最为压抑最为苦闷的年岁。 刘表身长八尺...

  • 意料之外,司马懿临终前说了一句话!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三国要评出三大逆臣,董卓、曹操和司马懿一定并列。董卓最残暴,废皇帝,杀大臣,把堂堂东汉朝廷硬生生...

  • 华杉版资治通鉴【552】KPI屠杀。2019-08-07

    6、 董卓征召京兆尹盖勋为议郎,当时左将军皇甫嵩将兵三万屯驻扶风,盖勋找皇甫嵩密谋讨伐董卓。正赶上董卓也征召皇甫嵩...

  • 连环美人计——秦腔

    董卓残暴专权,引起了老臣王允不满,便设美人计除灭董卓,即先将美女貂蝉许与吕布后又嫁与董卓,父子二人因争夺貂蝉反目...

  • 打董卓如此拼命图的啥

    一、董卓擅政 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反叛,队伍有十多万人,天下骚动。朝廷征召曹操为典军校尉(掌管...

  • 董卓为何不杀袁绍

    董卓是武将,出自凉州地区,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董卓残暴血腥的一面,但实际上董卓也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

  • 我眼中的贾诩

    他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他就是贾诩。 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董卓掌权时,残暴不仁,害怕他的残余势力又东山...

  • 诚者自成

    东汉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任荆州刺史时,向朝廷举荐王密。朝廷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十分感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粲目睹董卓残暴而拒绝朝廷征召,在荆州虽不得志但创作丰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ky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