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三国要评出三大逆臣,董卓、曹操和司马懿一定并列。董卓最残暴,废皇帝,杀大臣,把堂堂东汉朝廷硬生生变成了香港铜锣湾;曹操最奸诈,打着皇帝的名义,吆五喝六,搬弄是非,最后凭借匡扶汉室的名义夺得了大半江山,把东汉最后变成了曹魏;司马懿则最阴险,鸠占鹊巢,曹家打江山司马家来坐。
在三国演义中也是如此,司马懿就像是一位十足的阴谋家,善长以退为进,扮猪吃虎的投机会子。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曹洪推荐他作个会计,他觉得曹洪没前途,称病不去,说自己得了中风。7年后,曹操派人去请他给自己做文书,他就欣然前往。
当曹操发现此人有鹰视狼顾之相,不肯重用他的时候,他便给曹操养马,以怠曹操的戒心。然后押宝曹丕,积极帮助曹丕夺世子之位。果然曹丕上台后,司马懿为肱骨之臣;
后来擒斩孟达、诛灭曹爽的时候,无一不采用诡道,先假善示人,待放松敌人的警惕,给自己赢来保贵的时机之后,一举而破之,不留后患。
不仅如此,从他献给曹操的计谋中,也能看出这个阴谋家的气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孙权想要派兵攻打合肥,魏军把大部队都调动到淮南防备吴军。此时,镇守荆州的关羽,乘此机会率主力北攻荆襄。围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一时间,威名远播,天下震动,因为当时献帝在许昌,距樊城很近,有多近呢,直线距离不足300公里,高铁的话一个小时就能到达。曹操当时感到很大的威胁,魏军此时都在淮南,回不来怎么办?
为了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黄河以北。司马懿则劝阻说:“于禁被水军所淹,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又会使淮河汉水一带军心不稳,黄河以南的土地一旦失去就很难恢复了;应该利用刘备、孙权的关系,他们表面上看似亲热,实际上互相猜忌的厉害,这次关羽得意了,孙权一定不乐意。我们何不派人去游说孙权,答应把江东封给他,约他夹攻关羽,这样,樊城之围自然会解除了。“
果然,曹操听从了他的计划,不久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取得了荆州,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最后战败而亡。后因此,更导致刘孙联盟破裂,消耗了两家的实力,刘备白帝城托孤,使曹魏掌握到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奠定了未来一统三国的基础。
然而,说他是阴谋家,这个无可置疑,但要说他是逆上,实在有些冤枉了他。
司马懿历经四朝,侍奉三帝,对内实行了很多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外打击了敌患,保住了曹魏的江山,虽然功劳足以震主,但却都成功的不引起皇帝的猜忌,深得皇帝的信任。这一点,他就与董卓的乱汉和曹操的挟持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他不贪恋兵权,要知道在乱世兵权就意味着绝对的话语权。在三国后期,司马师马上要死的时候,魏帝曹髦首先想要的就是夺回司马师手中的兵权,一旦夺权成功,恐怕就没有晋朝什么事儿了。司马懿225年,就任抚军大将军。放在今天起码是十大元帅级别的,同时呢,假节,说白了就是手持尚方宝剑,可以对中级以下官员实行先斩后奏,这个权力是很大的。第二年(226年),继续升官,作了骠骑将军。名垂千古的霍去病也只是做到这个级别。
9年后(235年),做到了三军总司令。
又过了4年(239年),草包曹爽开始架空阴谋家司马懿,夺去司马懿的兵权,如果按正常人,特别是董卓和曹操来讲,这无异于,要把自己的手脚绑起来,把脖子送给敌人,让敌人砍你。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放掉兵权。然而司马懿却并反抗,安然的成为了没有实权的太傅。要知道那个时候,他已经60岁了,在一个乱世中,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几岁的时代,能活到60岁,是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这样的人生,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都已经是鲜有奢求了。因为你不知道你哪一天就会死去。你不可能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审视自己的人生,说我还有13年的活命,这13年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你回到那个乱世,这个年纪,如果他还有丝毫的“进取”心,或者对权力有丝毫的贪恋,一定不会甘于把兵权交付出去,至少要留给儿子们,才会安心。就像90年代的褚时健,当了一辈子的烟草大王,一手缔造了红塔帝国,造就了无数个百万富翁,解决了无数人的吃饭问题。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他舍不下权力,所以为退休后的生活作打算,贪污了几百万,最终身陷囹圄。
很显然,暮年的司马懿,如果你别站在历史的角度,别用上帝视角,那么,与贪恋权力相比,很显然,他的这种放弃权力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乱世,兵权更是成为一个家族兴盛与否的保险。
其次,很多时候,其实,他更像一个对这个朝廷充满感情有儒家情怀的智慧长者,而不是把局势绞的混乱,试图在乱中浑水摸鱼的投机分子。
241年,孙权兵分四路攻魏,时年62岁的司马懿自请出兵讨剿,因为这个事儿,皇帝又给他增加了封地,这个封地有一个退休的老官儿,做过太常,叫作常林。纵观三国历史,都不是一个特别出格的人物。但是因为和司马懿是同乡,司马懿每次见面都要行晚辈之礼,进行跪拜,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司马懿说,“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满招损,谦受益。一年四季都要走马观花似的,不停变换,何况是居于高位的人啊?没有谦虚高尚的品德,你也会被换掉。
从这句话中其实可看出看司马懿的处世智慧,根本不像是一个杀伐果断,双手沾满鲜血的将军,而更像是一个有精神追求,追求礼的大儒。
244年,曹爽伐蜀,司马懿力劝,一次不行,多次劝,但是曹爽不听,带着十万兵去了,对上王平三万蜀兵,按理说10万对3万,相当于10个打3个。这个仗怎么都有的打,是吧。但是,仅乃得还,就自己回来了。魏国的国力被严重的消耗了。
如果曹爽这个时候吸取教训可能还会好点,但是并没有,他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245年,把曹操时置下的禁军五营,这个和皇帝的安危有直接关系的部队,教给了自己的弟弟曹羲。这个事件让京师所有非草包的政治家心里面都生出了警惕,因为董卓和曹操的历史记忆犹在。
246年,吴军攻柤中(襄阳、樊城附近),曹爽一如继往的败北。魏国的国力进入衰退。
军事上不仅无能,面对政见不合的人,他也不能容忍,孔礼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是因为政见不合,被发配到大西北,去守边疆。他在辞别司马懿时,悲愤难忍,涕泪横流。司马懿安慰他说:“且止,忍不可忍。
注意,这是忍不可忍,不是忍无可忍。意思是,别哭了,不能忍你也要忍啊。
这句话虽然是对孔礼说的,但我相信,这其实也是在说服自己。
真正令司马懿决心除掉曹爽的想法是在247年产生的。曹爽这一年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令郭太后迁宫,第二件大事,擅改国家法制,第三件大事,是结党。
说白了,曹爽如果不除掉,可能就是下一个董卓和曹操。所以,这一件司马懿也做了一件大事。装病。
到了248年冬,乃暗中与其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谋诛曹爽。如果熟知三国历史的,一定知道,这个套路曾被很多人用过,董卓时期的王允,曹操时期的衣带诏。
不过,每一个人都不如司马懿做的那么完美,绝决和彻底。
有人说,司马懿为了诛杀曹爽布置了很久,其实并没有多久,从248年冬天开始准备,到了249年正月就已经付诸实行,满打满算不超过4个月。正月初六趁曹爽扫墓,正月初十已经平定祸乱。夷曹爽三族。
皇帝按照他的攻绩,要给他加九锡之礼,固辞不绶。
251年,王凌欲废帝另立,被司马懿夷三族。可以说是乱世树威,杀鸡儆猴的典范。在平定了魏国最后的祸乱之后,司马懿才溘然长逝。
在逝前,司马懿说了一句遗言,可能会出乎所有人意料:
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然而,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权力到了司马师、司马昭身上,他们不懂得乃父“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
功高不震主,深藏身与名的道理。日益骄横,引起了皇帝的猜忌,但又不甘于轻易被皇帝废除,所以,最终在一系列事情的推动之下,他们把皇帝废了,成为了逆反之臣,代魏立晋。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